从2006年中国政府批准“国家级境外合作区”开始,境外合作区正式成为中外合作的重要模式。目前,我国境外园区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平台,在地区间紧密合作、产业优势互补、企业协作共赢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从目前发展情况看,境外园区由于其综合性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资金回笼慢等诸多原因,许多园区面临较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为了避免一哄而上、减少低水平境外园区建设,宜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既要从国家层面统筹境外园区布局,又要从微观层面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园区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据保加利亚经济部1日报道,保经济部长Emil Karanikolov在旧扎果拉举办的工业园区发展研讨会上指出,保加利亚工业园区吸收大量投资,优化了保加利亚商业环境。
据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出口加工和工业园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17年上半年,胡志明市工业园和出口加工区吸引国内外投资达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9.4%。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在接受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研究员专访时表示,很荣幸能够在如此重要的会议上做主旨发言,我发言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推动非洲及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手段,推动工业园区建设与升级,促进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发展,加强政府间、金融机构间、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政策交流。
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资控股企业,通过在境外设立中资控股的独立法人机构,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功能健全、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产业园区。
显示 2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