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宝马展(bauma)举办,全球3500余家工程机械企业齐聚,共探行业未来趋势。本届展会聚焦气候中和、替代驱动、网络化施工、可持续建筑和采矿业挑战五大热点议题,展示出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
在“工程机械之都”湖南长沙,山河智能国际营销公司办公区域人声鼎沸,销售人员忙着对接国际业务。“今年以来,非洲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0%。”山河智能国际营销公司总经理肖智海颇为振奋地对记者说。
5月12日,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在“工程机械之都”——长沙举行。在会展前夕举办的中联重科“科技献礼新时代”系列活动上,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中联智慧产业城首次全面对外开放。
徐工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集团,产品销售到176个国家和地区。在行业低谷期,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加强“后市场”服务等措施获得了海外市场的认可,XCMG(徐工)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工程机械装备水平不断提升:挖掘机、起重机、装载机等主要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一批重大装备成功研制并实现应用;以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以及中联重科为代表的10家中国企业,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2022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未雨绸缪,抢抓排放标准切换的风口,积极推进转型升级,在高端与重大设备研制、电动化与智能化突破,以及国际竞争力提升上取得显著成果。
“柳工挖掘机的发展史,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发展的缩影。如今,中国制造业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数字化升级,优化海内外供应链,为全球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曾光安12月10日表示。
2022年,宁乡市贯彻落实强省会战略,推进产业发展“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培育“链主”企业,壮大“雁阵集群”,目前已经形成“三链两群”的产业格局。
作为国内从事高新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一直以产品和技术说话的“实打实”的龙头企业,中联重科从中汲提了“至诚无息 博厚悠远”八个字,作为企业的核心文化理念,可谓是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当地时间24日,第33届德国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在德国慕尼黑会展中心开幕,聚焦行业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国制造大省湖南,抓住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四个着力点”,攻关核心技术、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融合、锻造产业链优势,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十年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开拓电动化工程机械市场。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海外首家“灯塔工厂”正式投产。8月18日,记者从三一重工获悉,其三一印尼“灯塔工厂”生产的首台SY215CKD挖掘机近日在印度尼西亚下线。该“灯塔工厂”今年7月开始首批设备安装调试,是我国工程机械第一个完全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海外制造基地。
瑞典工程机械企业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相关负责人陈霖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在疫情大考中表现出较强韧性,公司将坚定地与中国伙伴一道,积极拥抱机遇,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上海临港片区南港码头,上千台三一挖掘机列队集结。“产品日益受到海外客户认可,5月以来,我们仅在南港码头就发出10多艘货轮的挖掘机。”三一物流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黄栋高兴地说。
8月3日,湖南省工程机械二手设备出口行业联盟(下称“行业联盟”)在长沙经开区成立,旨在赋能工程机械外向型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国际市场,致力行业良性发展,力争将湖南打造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工程产业出口基地。
三一重工实现国际销售收入248.4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16%;中联重科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1.05%;徐工机械境外营收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111.81%……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近期陆续发布的2021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中国制造”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销售实现高速增长。
搭载376台工程机械的滚装船“晨信”轮9月24日晚从该港起航驶向欧洲,将经比利时中转后在欧洲市场分销,标志着山东港口首条欧洲滚装航线正式开通。
9月18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举行。2020年9月24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并启动建设,湖南自贸区实施范围119.76平方公里,涵盖长沙、岳阳、郴州共三个片区。
9月17日,中联重科按下加速键,位于长沙市高新区的中联智慧产业城项目的总部及三大智能制造园区同时开工,一个千亿级的全球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蓄势待发,在行业中树立起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新标杆,开启了国内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发展、引领型发展的新篇章。
显示 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