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7日在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实施首月,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了19.3%。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中,对于“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作了具体要求:由财政部、税务总局牵头,4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
记者24日从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截至4月15日,东莞市实有市场主体已达150.27万户。
记者从22日举行的“天津自贸区改革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底,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天津自贸区”)市场主体累计达7.9万户,是自贸区成立前的3倍。
21日,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支持市场主体纾困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从疫情防控、普惠性纾困、工业经济纾困、服务业重点行业纾困、春季农业生产纾困五个方面提出24条措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天表示,北京扎实推动“证照分离”改革高质量落地。自2021年7月1日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至2022年1月底,北京市“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4.2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9.3%。
记者19日从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获悉,2018年4月13日至今年3月底,海南全省新增市场主体139.85万户,增长率116.17%。《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全省新增市场主体94.71万户,增长率88.83%。
为进一步落实深圳发布的《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疫情防控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电力支撑的通知》,提出10项电力服务保障举措,助力企业纾困稳链。
随着吉林市、长春市多个城区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吉林省正分区分类分梯次逐步恢复群众生产生活秩序,稳妥有序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3日举行的吉林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再次明确,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
深圳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培育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更好的服务环境,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实现市场主体总量快速增长。
4月1日,河北税务部门在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首日为申请退税的纳税人成功开出了税收收入退还书,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将税款打到企业账户。这标志着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在河北省成功落地,也为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实施拉开序幕。
记者4日从宁夏市场监管厅获悉,该部门近日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信用修复工作规程(试行)》,明确市场主体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提前移出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提前停止公示行政处罚信息等多项信用修复措施。
4月1日起,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开始实施,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存量留抵退税等业务正式启动办理,不少企业向税务部门提交了退税申请,享受国家的退税“大礼包”。
1日,记者从天津市税务局获悉,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将惠及天津市纳税人5万户左右,预计为市场主体新增300亿元至400亿元现金流。
“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强化对制造业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的支持力度,竭力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1日,国家税务总局山西省税务局总会计师杜飞彪表示。
日前,天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基础制度、要素市场、环境质量、市场开放、市场监管5个方面提出18类44项措施,进一步畅通市场循环、疏通政策堵点、推进市场提质增效,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受益于“六稳”“六保”政策的有力实施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2021年我国各类市场主体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于2021年10月历史性地突破1.5亿户。
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共计15条,围绕市场主体关心的税费减免、稳岗用工、金融支持等方面分类施策,投入真金白银,进行精准扶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近日,上海市、天津市、深圳市、广东省、湖南省等地出台了退税减税、房租减免、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若干高“含金量”政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日前,广东正式出台《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以32条扶助政策激励市场主体稳增长。
显示 228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