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成都)于2024年6月12日至25日在成都举办中国与非洲国家农业领域标准化合作研修班,来自冈比亚、加蓬、尼日利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非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32名学员参加此次研修班。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指导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面向中亚区域的计量技术合作与援助,回应中亚国家计量发展迫切需求,推动中国计量标准规则“走出去”,增强合作国家民生及新领域计量能力,助力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根据该合作文件,双方通过现有的合作和食品安全联合委员会等论坛,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监管相关的技术讨论和交流合作,持续建设关系,并探索在共同关心的领域进一步合作、协作和信息交流的机会。
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组织质量认证“小而美”国际互认合作案例评选活动,累计征集案例127个,最终评选出12个优秀案例。
市场监管总局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启动“加强中国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能力 提升‘一带一路’贸易互信”合作项目。
为进一步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在农业领域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民心相通,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国际标准化人才培训基地(成都)于2024年5月13日至26日在成都举办“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业领域标准化合作官员研修班”。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技术职能优势,在保障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运行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澜湄计量合作是以规则标准“软联通”助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合作机制。中柬电动汽车充电桩关键计量能力合作是落实澜湄计量合作的重要项目。
5月1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召开质量基础设施促进中巴互联互通视频研讨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经商处、全巴基斯坦中资企业协会、在巴十余家中资企业等相关部门及企业代表参会。
自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充分发挥技术和区域优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助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为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帮扶我国企业走出去,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反垄断、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政策研究并积极做好成果转化,对经营主体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营商环境打牢基础。
市场监管总局、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
6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市场监管总局专业人才中心和中国经济信息社在京共同举办2022年度中国广告业发展指数发布暨“广知学堂”上线仪式。
我国已批准发布1800余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2700余项部门和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市场监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加紧制定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试行意见,针对车辆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度安全测试,引导企业更深层次查找问题、改进设计、降低风险。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公布《中小微企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业务管理规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服务质量评价》等4项跨境电子商务国家标准。专家认为,跨境电商领域4项新国标“打包”发布,为跨境电商领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更多标准化支持,中国企业“买全球卖全球”将更“有谱”。
10月25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截至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1.11亿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三分之二,带动就业近3亿人。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2012年底的1085.7万户增长到2022年8月的4701.1万户,10年翻两番;外资企业从44.1万户增长到66.8万户,增加51.5%。
记者10日从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十年来,中国市场主体总量实现历史性突破。截至2022年8月底,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
“今年以来,尽管各类市场主体遇到一些新情况、新困难,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的发展韧性也在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保持基本平稳。”6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显示 12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