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11月14日提供的信息显示,广西加快推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东盟星动云算力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加强面向东盟的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成效显现,面向东盟的大数据资源应用服务枢纽基本形成。
11月13日,南宁海关提供数据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为广西外贸发展带来新机遇,今年4月份以来,广西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规模逐月攀升,其中10月份进出口达410.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1.5%。
11月8-9日,广西凌云县开展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纪念活动,通过举办民族风情音乐会、30年成就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展现凌云县享受自治县待遇30周年,尤其是近1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
近日于广西北海举行的2022第二届RCEP(北部湾)钢铁发展论坛上,与会政府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就RCEP规则下的不锈钢跨境产业链新机遇和新挑战展开广泛讨论,共议不锈钢产业降碳提质和国际化并行新路径。
在日前于广西玉林市举办的2022年第八届国际碳酸钙产业博览会上,多家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聚焦纳米碳酸钙、碳酸钙降碳减排、高分子超微粉体等行业前沿领域,共商产业链合作和学术成果转化,助力广西碳酸钙产业在绿色高质量之路上砥砺前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潘国雄11月8日介绍,近年来,在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中,广西建筑业积极“走出去”,致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凭借质量和价格优势,受到东盟市场普遍欢迎。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11月5日提供的信息显示,今年前10月,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621026标箱,同比增长19.7%,运输势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广西友谊关海关11月3日介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以来,带动成员国间农产品贸易合作更为密切。今年前三季度,经中越边境广西友谊关口岸进口的越南农产品价值达1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
中共百色市委书记黄汝生11月2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百色市铝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未来将优化铝产业能源结构,做大铝精深加工产业链,推进铝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11月1日上午10时,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右岸首台机组(1号机组)投产发电,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这一重要节点目标,这标志着大藤峡工程新增480万度电能的日生产能力。
南宁海关10月28日通报,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效能不断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广西外贸展现出强劲韧性,实现进出口额4353.9亿元(人民币,下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黄毅10月27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全力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RCEP成员国贸易规模迈上新台阶,新能源物流车首次进入日本市场,中韩(广西—江原道)产业园项目落户南宁,日韩产业园区平台实现零的突破。
10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陶德文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共选派183支驻点招商工作队、1150人,开展常态化驻点招商工作,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发展。前三季度,推动签订1663个投资合作项目,投资总额9669.2亿元(人民币,下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10月26日介绍,“十四五”时期,当地将统筹整合自治区本级财政资金1000亿元以上支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广西今年计划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600亿元人民币以上。
10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广西“稳外贸扩开放攻坚战”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与各设区市通力合作,推动广西外贸进出口持续回稳向好,今年1月—10月上旬,累计进出口额实现扭负为正。
从单一的“面包车”,全面升级为轿车、SUV、MPV、商用车等全序列、多品种的车型;五菱宏光MINI EV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建成投产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工厂,年产12万辆整车……这是近十年,广西汽车产业出圈又出海,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侯刚13日介绍,近十年来,广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到2021年的2.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形成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10个千亿元产业。
10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军介绍,广西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机遇,与新加坡等8个东盟国家建立质量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建设中国—东盟标准云平台系统,向东盟国家输出中国标准。
显示 755 条中的 201 到 2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