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日从广西科技厅获悉,当地已公开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国际合作(主要面向东盟国家)项目申报指南”,将联合东盟及有关国家科研力量共同开展科研攻关和协同研究,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2019年,广西持续深化与东盟投资贸易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朋友圈”,投资贸易等多领域迎来新伙伴。这将推动2020年广西国际投资贸易合作将走向“一专多能”新格局。
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以上、海铁联运班列同比增长1倍、1至11月跨境人民币结算量同比增长23.5%。
记者20日从2019年广西外贸新闻发布会获悉,2019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334.7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同期广西外贸总值的49.7%,东盟连续20年成为广西最大贸易伙伴。
2019年,广西持续深化与东盟的投资贸易合作的同时,不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朋友圈”,投资、贸易等多领域迎来了新伙伴,带来了新机遇,广西的国际投资贸易合作正走向“一专多能”新格局。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获悉,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窗口的优势,推进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广西两会中一系列“趣词”“热词”,可从一个侧面看到广西近两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相关工作新思路和特色做法,也能管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细微变化。
广西人大代表、广西投资促进局局长杨春庭15日介绍,面对严峻的外资形势,2019年,广西创新政策、优化服务,打出一套漂亮的稳外资“组合拳”,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0.5%,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超过一倍。
记者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为帮助广西籍务工人员顺利返乡,今年春节前,铁路部门联合政府机构和爱心企业,将在广西与广东、北京间开行11趟免费返乡爱心专列。桂粤间首趟爱心专列14日已由广州抵达百色,600名务工人员享受便利出行服务。
记者8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当日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向广西自贸区西澳达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发放了营业执照。这是《外商投资法》正式实施后,广西发出的首张外资企业营业执照。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广西大力促进汽车产业向智能化、新能源方向转型,推动电子制造产业向高端领域迈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稳定经济发展筑牢基础。
广西大学中国—东盟金融门户开放研究院在广西金融学会的指导下,对2019年中国—东盟金融开放合作进程进行梳理与研究,发布2019年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十大事件。
2月1日,《关于成立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领导小组的通知》印发,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为金融开放门户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统筹决策提供有力保障。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等部门获悉,广西近期出台《促进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从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跨境产业集聚发展等11个方面推出30项优惠政策,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12月30日,记者在广西玉林市正威玉林新材料产业城年产20万吨精密铜线项目投产仪式上采访了解到,该项目补上了广西有色金属产业链关键的一环,或将成为广西深化东融、拓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30日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广西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取得一项重大突破。
记者27日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新建南宁至崇左铁路留村隧道“壮美号”盾构机在南宁市江南区始发掘进,广西首条高铁盾构隧道正式进入地下施工阶段,这也是我国在建的最大直径的城市高铁盾构隧道。
20日,2020年在桂台胞迎新茶话会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广西与台湾的各界代表约150人齐聚一堂,共话佳节,共谋发展,共展未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广西今年新增台资企业和项目32个。
显示 768 条中的 541 到 560 条结果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新华全媒+丨服贸会上的科技新看点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