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旅游发展委获悉,广西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旅游投资与消费,去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05亿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消费5299.5亿元,同比增长26.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口岸进一步开放发展,广西东兴口岸2017年出入境客流较往年有较快增长,日均客流量3万余人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东兴口岸年出入境旅客达997万余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加28%。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日前中央下达244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广西2018年外经贸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7年,广西与台湾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在“老牌”合作论坛常态化举办的同时,新增交流项目不断涌现,桂台两地交流合作更加充实。
12月5日至16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协办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第十七期培训班(老挝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在广西举行,来自老挝的39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东方文旅联盟首届年度峰会暨广西崇左旅游投资发展大会召开,会议以“东方文旅、山水崇左、共赴未来之约”为主题。
11月28日9时30分,满载着水果、电子产品等货物的79749次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出南宁南站,直通越南河内。这是广西开往越南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广西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开辟了物流新通道。
广西首个由民营资本投资承建的高速公路PPP项目——桂林至柳城高速公路29日开工,将成为桂林经柳州至南宁第二高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总投资120亿元的项目预计2021年底建成通车。
9月2日,记者从广西交通运输厅获悉,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印发的《广西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思路与行动》(以下简称《思路与行动》),广西将部署继续深化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同时,拓展与丝路沿线其他国家的合作,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以“东盟之窗,创意青秀”为主题的青秀国际创意文化旅游节将于9月30日在南宁市核心城区青秀区开幕。青秀国际创意文化旅游节是南宁市重要国际性文化节庆活动,系列活动将持续至11月末。
近年来,桂台交流日益增多,经贸文化合作不断发展,成果惠及两地。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获悉,近5年桂台贸易年均增长32.4%,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6.3%,达到60.57亿元。
中国—柬埔寨产能与投资合作论坛于9月14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宁吉喆副主任、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陈武主席、柬埔寨发展理事会宋金达秘书长出席论坛。中柬两国相关政府部门、地方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智库和媒体近300位代表参加了论坛。
记者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在近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上,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与广西防城港市政府、广西坪山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就开行桂郑欧班列及其配套项目达成一致意见,成功签约。
9月13日,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期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合作高层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多位在国际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东盟国家卫生部门官员及行业专家参会,并发表演讲,畅谈中医药国际创新与合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胡晶波在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对接会上说,未来广西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继续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伙伴共同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提升合作水平、共享发展商机。
12日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东盟)农业投资合作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秀隆说,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积极与东盟各国开展农业合作,并在越南、柬埔寨、印尼、老挝等国家建立了糖料、木薯、蔬菜、水稻、桑蚕、剑麻等生产基地和农业技术试验站。下一步,广西将加快推进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科技合作园区建设,在边境8个县建设面向东盟为主的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
从12日在此间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了解到,广西将加快推进文莱-广西经济走廊、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11日,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上,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显示 742 条中的 681 到 7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