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通报了首批认定的9大类38家自治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名单,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广西黄姚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区等名列其中。
记者从广西农垦集团获悉,广西海外农垦建设进展顺利。
2月28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西分会在南宁举办新闻发布会。广西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李常官称,将实施广西贸促会服务“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行动计划,推动100个名品出国门,100家企业网上丝路行。
广西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李常官28日称,将实施广西贸促会服务“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行动计划,推动100个名品出国门,100家企业网上丝路行。
记者27日从广西税务部门了解到,广西国、地税去年办理减免退税637亿元,同比增加149.6亿元,增长30.7%,比全区税收增幅快24.6%,有效促进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建设。
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打造的国家级“一带一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新华丝路”,22日在京发布英文版《2017广西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广西通过构建全球化招商网络,出台“三年倍增计划”,重点引导外资投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营造更加开放、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成功吸引了谷歌、瑞典宜家、富士重工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广西投资。
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简称南向通道)是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为关键节点,中国西部相关省区市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通过区域联动、国际合作共同打造的,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广西将主动与各有关方面沟通合作,共推重大项目,突破制约瓶颈,打通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使之成为中国西部最便捷、最顺畅、最具吸引力的国际海陆贸易新通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26日表示。
近年来,广西与台湾积极开拓交流合作,整合资源“多点开花”,聚力打好“农渔牌”“东盟牌”。5年间,桂台贸易年均增长超过30%,2017年增长49.8%,达到105.6亿元人民币。
2017年,广西出口成品油273.6万吨、货值154067.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55.9%,广西口岸成品油连续三年突破200万吨。
17日,广西首趟中欧班列驶向波兰,主要货品是电器包材、精细板材等货物。班列从钦州港火车东站驶出,前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首趟由广西发出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是继“渝桂新”“陇桂新”“蓉欧+”东盟国际海铁联运班列贯通后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17日上午11时许,随着声声汽笛长鸣,载着电器、板材等货物的集装箱搭乘79750次中欧班列从钦州港火车东站驶出,前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是首趟由广西发出的中欧班列,是继渝桂新、陇桂新、“蓉欧+”东盟国际海铁联运班列等贯通后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日前,广西旅游产业运行大数据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广西智慧旅游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
1月11日,记者从自治区旅游发展委获悉,广西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扩大旅游投资与消费,去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5.05亿人次,同比增长22.2%;实现旅游总消费5299.5亿元,同比增长26.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口岸进一步开放发展,广西东兴口岸2017年出入境客流较往年有较快增长,日均客流量3万余人次。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东兴口岸年出入境旅客达997万余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加28%。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了解到,日前中央下达244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广西2018年外经贸发展。
刚刚过去的2017年,广西与台湾两地经贸文化交流不断深化,在“老牌”合作论坛常态化举办的同时,新增交流项目不断涌现,桂台两地交流合作更加充实。
12月5日至16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广西旅游发展委员会协办的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第十七期培训班(老挝旅游景区标准化建设)在广西举行,来自老挝的39名学员参加了学习。
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委员会、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东方文旅联盟首届年度峰会暨广西崇左旅游投资发展大会召开,会议以“东方文旅、山水崇左、共赴未来之约”为主题。
11月28日9时30分,满载着水果、电子产品等货物的79749次集装箱班列缓缓驶出南宁南站,直通越南河内。这是广西开往越南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广西与东盟经济贸易合作开辟了物流新通道。
显示 755 条中的 681 到 7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