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深化,铁路运输已成为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盟国家的最低廉最有效的交通方式。中欧班列南宁—河内跨境集装箱直通运输班列开行一段时间以来,打通了由中国中西部地区向南对接东盟的陆路运输大通道,实现了集装箱班列常态化运行,运量呈明显上升态势。
4月23至24日,马来西亚律师公会会长乔治瓦鲁芝率律师代表团一行22人到广西律师协会访问交流。广西律师协会积极搭建平台,促成广西35家律师事务所与马来西亚12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业务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广西律师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涉外签约活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广西律师界和马来西亚律师界的交流合作。
第15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联络官会议26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及东盟各国工商界代表此间热议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共同表达未来重点深化区域各国在农业、跨境电子商务、法律、物流、制造业等多领域创新合作的愿景。
近日,国务院同意设立广西防城港边境旅游试验区。边境旅游试验区是国家层面确定的唯一以改革为指向的旅游业发展重点区域,目的在于通过强化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推进沿边重点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打造边境旅游目的地,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广西贸促会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2018“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物流高峰论坛将于本月27日在广西南宁举办。届时,来自中国、美国、法国、丹麦、德国及东盟共15个国家的工商会、物流协会负责人等300余名相关人士将与会交流,共同推动一批物流项目务实合作。
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广西)项目4月2日在南宁正式启动建设。,预计在2020年建成。
3月31日,广西南宁春意融融,航洋国际城南广场上人头攒动,2018马来西亚(南宁)燕窝节在此开幕,60余家燕窝企业进行展销,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客人。
3月28日,“一带一路”旅游文化摄影作品展在广西桂林市举行。126幅展出的摄影作品,记录了“一带一路”及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的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
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21日举行“关丹大街”启用仪式,将该园区南五街以马来西亚城市关丹市为名进行命名,为钦州、关丹这对国际友好城市和中马“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增添新内容。
广西台办主任李东兴13日在此间表示,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在广西设立以来,大批台商聚集而至,目前已有120多家岛内外台资企业前来考察洽谈。合作区内已进驻台资企业13家,另有50余家台资企业在谈,意向总投资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广西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便利,深耕东盟市场,加速建设互联互通、深入推进地区开放经济体系建设,促进贸易快速增长。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依托中越贸易最大的陆路口岸友谊关而建,与越南互联互通,已吸引200多家企业入驻‘掘金’东盟市场。”中共凭祥市委书记、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方红14日介绍说。
记者从南宁海关获悉,2018年1-2月,广西外贸进出口额5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3%。对东盟、中国香港、巴西等主要市场增长态势良好,其中广西对东盟进出口292.3亿元,同比增长45.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309亿元,同比增长37%。
近年来,广西汽车、机械、冶金等传统工业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提高智能化、绿色生产等标准,正在发生质变。柳州钢铁集团年均开发新产品20个以上,目前品种钢产量比重达63.5%,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利润46.8亿元,利税70.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3.37%、1003.77%、264.86%。
日本星火产业株式会社携手骆公网11日在广西南宁市与广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达成协议,未来三方将共同开展中国传统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日两国民间交流,增进两国民众的友谊和了解。
中国边境口岸数量最多的城市——广西崇左市大力推动“口岸经济”发展,2017年,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630.75亿元人民币,占中国的24%,“中国边贸第一市”品牌实现质的提升。
2017年,广西邮政业务总量88.04亿元,比上年增长38.2%,其中快递服务业务量增长39.0%,快递业务收入占邮政行业收入的比重为52.8%,对邮政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8.7%。随着邮政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电商建设,各快递品牌企业纷纷进入广西本土和东盟进口生鲜水果、土特产品等寄递业务市场, “互联网+水果(土特产)”成为广西快递业务可持续增长点。
广西将启动“4个100行动计划”,即推动100个名品出国门、100家出口企业在境外建销售渠道、100场行业展会营销、100家企业网上丝路行,为广西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种了一辈子田的壮族老汉廖道永没有想到,如今,春耕、夏作、秋收、冬藏……传统农耕文化吸引八方游客,火爆的农耕文化旅游成为富民大产业。
显示 755 条中的 661 到 6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