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亲诚惠容同发展,镶钻成冠创未来”为主题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开幕。21年来,东博会充分发挥平台和纽带作用,推动中国同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促进双方关系快速发展,双方携手走出一条睦邻友好、合作共赢的光明大道,推进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4月2日,一列装载着工业制品的货运列车在南宁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开往老挝首都万象,这是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广西首次开行中老铁路(南宁—万象)国际货运列车。
第13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期间,广西与四川、重庆、贵州、海南、甘肃、湖南、福建、宁夏、安徽、陕西等11省区市共同发起成立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倡议,目前已有20多家银行机构、保险公司、物流企业确定加入面向东盟的物流金融联盟。
广西南宁市官方11月22日介绍,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南宁市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近三年“交通网”投资将超1240亿元人民币。该市正着力打造陆海、江海联运枢纽,建设面向东盟的国际门户枢纽。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14日在广西南宁市揭牌。该中心立足中国与东盟,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市场,打造全方位服务、全效能链条、全商品覆盖的线上线下一站式首选平台。
14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壮族三月三”走进港澳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广西南宁主会场、香港分会场以线上直播方式同步进行,展示广西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广西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局长邝涤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南宁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81.08亿元(人民币,下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1.3%,普洛斯(隐山)东盟供应链基地、吉利—广西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平台等一批重点项目签约落地。
广西南宁市代市长廖立勇25日表示,南宁市将加强与东盟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交流,加快打造人工智能、空间信息、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数字经济产业链,今年将启动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加快推进中国电信东盟国际信息园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建设。
8月31日10时30分,首趟“南宁—钦州—唐山”49929次“公铁海”多式联运班列驶离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货场,预计最晚12天后抵达河北唐山,标志着南宁国际铁路港与北部湾港顺利实现“两港”班列直通。
3月13日15时,搭载着49个40英尺集装箱的21028次重型机械中欧班列,从广西南宁国际铁路港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努尔苏丹。这是广西发出的首趟重型机械中欧班列,开辟了“南宁—西安(新筑)—努尔苏丹”的新线路。
日本最大的综合物流企业日本通运株式会社,其子公司日通国际物流(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在广西南宁市设立事务所,旨在通过提升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
记者3月2日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获悉,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2020年9月18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博览会聚焦创新合作,老挝将出任主题国。
以“共建‘一带一路’,共绘合作愿景”为主题的第16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24日在广西南宁落下帷幕。今年是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的开局之年,东博会期间举办了一系列论坛和经贸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组委会22日在京宣布,第十二届园博会将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举行,国内44个城市、东盟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9个城市参展。这是第一次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园博会。
第十二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29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以“丝路经济与桂台合作”为主题。桂台两地企业在论坛上签订项目合同23个,总投资48.8亿元人民币。
为期4天的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近日在广西南宁闭幕。今年的博览会和峰会以“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筑更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通过多领域、深层次的交流,进一步推动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显示 1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