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让政策制定者了解全球塑料泄漏(plastic leakage)问题的性质,并提供减少塑料污染的策略解决方案。本文强调了塑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确定了循环塑料经济的技术途径和鼓励投资回收/升级再循环基础设施的政策。
如果在全球循环经济转型中没有减少不平等的明确目标,那么从循环贸易中获得的收益很可能在发达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之间被高度不均衡地分配。本文提出了一个包容性循环贸易框架,旨在为循环贸易提供一条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包容和循环发展的途径。
近日,西班牙政府制定的《废弃物与土地污染法》正式生效,首次从行政、税收等多领域对废弃物进行综合监管。该法旨在推动生产和消费方式革新,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更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在亚洲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消费规模将持续扩大。鉴于此,亚洲发展中国家应从当前遵从“获取-制造-处置”(take–make–dispose)步骤的线性消费模式向循环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CE)越来越受到全球政策制定者的关注,作为一个概念,它支持在减少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循环经济商业模式(CBM)被认为是向循环经济过渡的重要杠杆。本文旨在通过关注电气和电子设备((EEE)领域来丰富循环经济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塑料行业需要重新设计,让塑料不再成为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设法消除一次性塑料和人们不需要的塑料的生产至关重要。
本报告提供了在废物产生量高的两个价值链中实施循环经济商业模式的障碍和推动因素:电气和电子设备以及农业食品价值链。结果表明,实施循环方法的公司面临来自现有政策、经济因素、供应链、技术、消费者偏好和公司内部组织的各种障碍。
祁东煤矿财务部部长程兴表示,自资源税法实施以来,祁东矿坚持绿色发展,蹚出了一条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矿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近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解振华在2021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介绍,循环经济有助于从源头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脱钩,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人类食物系统是气候变化的最大贡献者之一,会产生大量固体废物并排放温室气体。据估计,全球每年会浪费约13亿吨食物。据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亚洲发展中国家人均浪费了11公斤食物,亚洲发达国家人均浪费粮食量更高达80公斤。随着食物浪费的加剧,粮食不安全、环境退化等问题日趋恶化。这表明,人类迫切需要创新解决方案。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协同,核心是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日前,经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8月5日,安徽阜阳界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中国经济信息社正式签约共同研发“中国(界首)循环经济发展指数”。该指数将以界首为样本,量化总结循环经济发展先进经验,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界首样本”。
如何最好地为循环经济提供资金不仅受到循环经济支持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也受到政策制定者和金融部门的关注。本文阐述了将循环经济更直接地纳入公共投资和刺激计划的理由。
“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必将再上新台阶,进一步缓解我国资源安全压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发展循环经济是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选择。
本文旨在帮助企业成功过渡到重用业务模式,以增加服装利用率,减少服装对环境影响,并将其业务成功与资源使用脱钩。最终,服装行业需要转向循环经济,再利用是其中的一部分,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目标,并确保企业在计划内运营。
7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到2025年,我国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成,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用水量比2020年分别降低13.5%、16%左右。
柬埔寨国家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NCSD) 和柬环保部在瑞典、日本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的支持下,于6月28日启动《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
本报告探讨了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国家,尤其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在循环经济领域的发展,以明确欧盟和海合会国家可以在哪些领域加强合作。
显示 68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