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快递企业正在积极走出去开辟“大航海”时代,通过新开、增开洲际货运航线及国际定期货运航线,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商品出海、产能出海和物流出海,逐步构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铁三角”。
6月1日起,上海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快递业也抓紧时间复工复产。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复工一周来,上海的多个快递网点迎来件量“小高峰”,有的网点甚至接近“爆仓”状态。
春茶是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茶芽肥硕,色泽翠绿,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因此有“春茶贵如油”“一天一个价”的说法。每年清明前后,是春茶采摘最为忙碌的时节。
2月20日至3月期间,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积极开展“城市骑手 从‘头’焕新”骑手关爱活动,为全省城市骑手送上理发礼券及其他福利大礼包,祝福骑手们兔年“从‘头’焕新、大展鸿‘兔’”!
39天,破100亿件!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8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超过100亿件,比2019年达到100亿件提前了40天。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月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期间,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快递包裹约4.1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5.1%,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192.9%;投递快递包裹3.3亿件,与去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0.0%,较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254.8%。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邮政快递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发展一度受阻。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机制引导下,国家邮政局全面启动邮政快递业保通保畅工作,政策措施精准发力,行业堵点痛点逐步缓解,业务量触底反弹,发展态势逐渐回暖向好。
据国家邮政局官网消息,日前,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五一”假期(4月30日-5月4日),全国邮政快递业运行平稳,揽收快递包裹13.4亿件,同比增长2.3%;投递快递包裹14.7亿件,同比增长19.7%。
中国国家邮政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曾军山19日表示,到2025年,邮政快递业年业务收入预计将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中国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提出规模实力、基础网络、创新能力、服务水平、治理效能五大方面目标,预计到2025年,邮政业年业务收入超过1.8万亿元。
“双11”临近,各大快递公司已做好准备迎接一年中的旺季。今年以来,快递行业持续高位运行,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和收入完成767.7亿件和7430.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21.8%。
据海南邮政消息,1日晚22点,中国邮政航空CF9055航班上货完毕。这一航班从海南海口美兰机场起飞2小时50分后,抵达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标志着中国邮政“海口-南京”邮航正班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是目前海南快递业开通的第一条全货机运输正班航线。
国家邮政局近日发布2021年8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8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357.4,同比提高9.2%。其中,发展规模指数为346.4,增幅达22.1%,持续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2021年我国第100亿件快件诞生。快递业务百亿件用时再次刷新纪录,2021年仅用38天,而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用了80天。
记者28日从国家邮政局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双11”期间预计日均快递业务量达4.9亿件,是今年日常业务量的两倍。
面对即将到来的“双11”购物节,智慧物流平台菜鸟网络14日宣布,联合全国主要快递企业启动“双11”物流备战工作。相关企业将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包裹送达速度,通过增加快递包装回收装置,推动“绿色快递”再升级。
10日,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第500亿件快件诞生。当前,邮政快递业日均2亿多件已成常态,日均服务用户近4亿人次,服务民生作用更加凸显。
“双11”快递旺季即将到来,记者23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截至目前,全国超过55万个建制村的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收到邮件包裹,基本实现“村村直通邮”。邮政、快递成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力量,农村寄递实现了从“寄包裹”到“产包裹”的转变,真正搞活了农产品流通。
9日起,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在浙江桐庐举行,来自全球20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共谋快递业发展新蓝图。在这片蓝图中,由国际合作拓展而来的“全球化”,物流新装备产生的“智能化”,以及快递企业成长下的“法治化”,开始成为快递物流行业迈向“量质齐升”的新关键词。
显示 3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