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报纸la Repubblica周四称,意大利政府准备在12月22日批准规模950亿欧元的一揽子银行援助方案,援助对象包括意大利西雅那银行(Banca MPS)。
罗伊研究所专家Matthew Dal Santo在《伦齐的公投和欧元的未来》一文中表示,意大利选民在公投中拒绝了意大利总理伦齐提出的宪法改革方案。但真正的问题是:“为了获得使用欧元购买生活用品的特权,你究竟愿意做出多少牺牲?”意大利人感到愤慨。当前意大利失业率高达12.5%。
罗伊研究所专家Matthew Dal Santo在《伦齐的公投和欧元的未来》一文中表示,意大利选民在公投中拒绝了意大利总理伦齐提出的宪法改革方案。但真正的问题是:“为了获得使用欧元购买生活用品的特权,你究竟愿意做出多少牺牲?”
意大利众议院13日通过了对总理真蒂洛尼领导的过渡政府的信任投票。按照程序,过渡政府还需通过参议院的信任投票。
意大利过渡政府12日宣誓就职。意大利过渡政府总理真蒂洛尼12日向总统马塔雷拉递交过渡政府内阁名单。过渡政府当地时间当晚8时宣誓就职。按照程序,意大利参议院和众议院此后将对新政府进行信任投票。
意大利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部长真蒂洛尼11日接受总统马塔雷拉对其出任过渡政府总理的任命。他承诺尽快组建过渡政府,并把推进选举法改革作为过渡政府首要工作。
往事越千年,关山变坦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地跨古老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意大利也迎来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在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日发精机公司)董事长王本善看来,中意两国都是“一带一路”重要国家,而提高技术、促进发展和开拓更大市场,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意,也是中意两国企业的共同诉求。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10日晚结束与意大利各大党派就组建过渡政府进行的磋商后表示,会尽快确定新的政府名单以确保意大利政局稳定。
近期,奥地利和意大利选民前往投票站投票。奥地利人选择建制派候选人亚历山大·范德贝伦(Alexander van der Bellen)作为他们下一任总统,而意大利人断然拒绝了总理马泰奥·伦齐改革宪法的计划,迫使他辞职。不管怎样,这两场选举都没有接纳民粹主义,
意大利修宪公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反对票超过赞成票,修宪被否决已成定局。意大利总理伦齐5日宣布辞职。受此影响,欧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至20个月低点,黄金、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价格则一度暴涨。
意大利4日就修改宪法举行全民公投。5日凌晨公布的初步投票结果显示,反对票大大超过支持票。总理伦齐主导的政治改革遭遇重创,他随后宣布辞职。
意大利总统塞尔焦·马塔雷拉5日宣布,现任总理伦齐将在意大利2017年度财政预算案通过后正式卸任。
意大利西西里岛的首家孔子学院25日在恩纳科雷大学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系统化中文教学正式落户意大利最南端大区。
意大利二十一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副主席、经济学家弗拉迪米洛·贾凯在发言中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经贸投资合作模式与以往不同,有助于全球经贸的平衡。罗马路易斯大学研究员西尔维亚·梅内嘉琪表示,中欧双方存在多方面的共同利益,特别是近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高层互访频繁,当前中欧在经贸和金融领域的合作势头良好。
意大利银行系统存在比例惊人的不良贷款,这提高了意大利银行危机的风险,同时极低的经济增长和极高的国债水平对债务可持续性提出问题。考虑到意大利经济规模及其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从意大利到欧洲其他地区的金融危机蔓延风险大到无法令人忽视。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于9月4日至5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意大利总理伦齐将赴杭州出席G20峰会。李瑞宇说,中国和意大利是全面战略伙伴。中意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既符合全球化发展的潮流和市场经济规律,更是两国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也为世界各国开展经贸合作做出了表率。
因预测意大利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不佳,意大利总理伦齐已表示政府会单方面向国内困难银行注入数十亿欧元资金,调整它们的资本机构。这一方法存在一个问题:欧盟新规不允许这样做。
意大利物流技术创新协会(TTS)近期调查显示,目前意大利智能物流系统市场规模已达到15亿欧元,是2014年的3倍,该协会还预测上述行业将从2017年开始以每年13.8%的平均速度增长。这份以250家企业为样本的调查显示,互联网汽车技术、交通管理和控制系统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是投资者最为青睐的领域,也是营业收入最高的领域。
网络零售企业亚马逊公司22日将宣布向意大利投资5亿欧元用于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其中1.5亿欧元用于在罗马附近兴建大型仓储和物流设施,这也是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的第二个物流中心。该中心预计2017年开始运营,可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
古巴已与巴黎俱乐部14个债权国中的12个成功签署了中长期债务重组协议。这将为古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关项目融资创造新的机会。
显示 566 条中的 541 到 5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