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正在逐步推进液氦国产化。宁夏盐池县的一家企业,可以运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技术生产出高纯度液氦。
韩中小风险企业部计划向“产学研合作技术开发事业”项目投入474亿韩元财政资金。
我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专家、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建堂表示,只有把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发展自主安全的计算产业,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近期,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有关批准19家单位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通知,智慧互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榜。
多位巴西农业领域专家表示,中国技术正在推动巴西农业实现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1年底,一个问题摆在中国台山核电站的决策者面前:是否要成为全球首个建成的EPR(欧洲先进压水堆技术)核电机组?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成功,则意味着有可能让源自欧洲的先进三代核电技术方案在中国率先变成现实。
人形机器人可以在中国长城八达岭段的台阶上爬上爬下,在戈壁滩上完成长跑,或者能够在家庭中执行个人护理和家政服务等精细任务,这些都是近年来已从科幻小说中走出来的情景,成为中国创新领域转型和腾飞的写照。
中国今天拥有最完备的工业链条,从高铁到豪华邮轮,从电动汽车到无人机,中国都处于全球先列。
利用技术对老年人提供支持的商品和服务在中国蓬勃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超冷锶原子和强激光束,制作了一台稳定度和不确定度均优于5乘以10的负18次方的光钟。这一成就让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如此精确计时的国家。
如何协调生产更多大米与减少温室气体这两个明显对立的目标?颠覆性技术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的作用将是关键。
技术对于从化石燃料过渡到可再生能源至关重要,但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整个社区改变行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新技术的注入通常会导致个人和社区出现不可预见的行为转变。这种改变会对新采用技术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本文研究技术使用的好处,以及检测违规行为的政治成本。
被称为“全球南方”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正受到关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即将在印度举行,虽然“富裕北方和贫穷南方”这一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但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南方”显示出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阵营的势头。
疫情时代对技术依赖增加如何影响了人们对技术本身看法?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公众舆论可以最终影响技术政策,一方面增加对创新需求和对公私关系支持,另一方面呼吁加强监管和监督。
2023全球物流技术大会于3月1日至3日在海口召开。与会嘉宾认为,物流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已成为推动物流行业转型升级和提升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源动力之一。
日前,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与中国援塞农业技术专家组联合组织的“汉语+农业技术培训”项目2023季拉开了帷幕。
本文研究了非洲案例。在非洲,科技在应对疫情方面发挥作用,电商企业称危机期间订单和客户群都有所增加。本文还评估了非洲国家在疫情期间如何在医疗保健、教育和商业等领域利用技术创新,并强调了使大量人口掉队的数字鸿沟问题。
记者14日从在广州举办的2022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了解到,2022年我国游戏产业进入承压蓄力阶段,同时游戏技术继续创新发展,“游戏+”模式跨界为多产业创新赋能。
人工智能的大规模采用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很快就会到来。因此,在思考创造力和人类与技术互动的未来的同时,探讨盈利伦理和知识产权问题也很重要。
显示 13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