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发布的2020年度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全球经贸摩擦形势严峻。其中,受疫情叠加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进出口限制措施体现出冲突加剧态势,相关企业应注意在国际贸易中规避风险。
在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强,我国重塑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的大背景下,第三届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联盟会议19日在成都举行。会议以“新发展格局下技术性贸易措施挑战及机遇”为主题,研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技贸壁垒的发展、应对和困难。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织编写、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技术性贸易措施与标准研究》19日在成都举行丛书首发式。
技术性贸易措施是继关税、汇率之后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第三大主要障碍,对工业品和农食产品行业的影响尤为突出。海关总署日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出口企业影响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意识增强,直接损失额和新增成本有较大幅度下降,表明中国企业的对外竞争力有提升。
由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威海市技术监督信息研究所承办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服务(威海)会议20日顺利举行。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是经久不变的三大标准。
技术性贸易措施正成为深度影响国际贸易、影响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
在对长垣起重机械行业的调研过程中,我们选取卫华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重点调研企业,共发放调研问卷 23 份(收回 23 份)。
近年来,中国起重机械在吸收国外先进起重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已研发出符合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起重机械行业的产品种类已超过1000个。
本研究拟选取与“一带一路”关联性较强的生产通用类装备中的工程机械为代表,以广西柳工为研究对象,了解企业在“一带一路”主要出口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出口国的市场准入机制、企业自身应对措施以及质量提升行动经验等内容。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均基于规模雄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强大制造业。
本文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及质量提升的论题展开,通过对厦门厦工机械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的多次调研和深入研究,分析其国际化过程中的成长路径和手段,总结归纳其在处理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的相关经验措施,以及质量管理和质量提升的有效做法。
9月13日,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及质量提升研究课题中期推进会在沈阳召开。会议邀请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五所北研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吉林大学的五位专家参会指导,中心主任付文飙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心副主任姚雷主持会议。
中东欧国家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似,处于工业化后期阶段,具有资源比较丰富、国民素质较高、劳动力成本比西欧各国低的特点,且中东欧国家法律制度比较健全,投资风险相对较小,经济互补性较强,这些都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显示 1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