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特阿美等中东企业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在中国加快布局,以真金白银对中国经济发展投下信任票。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出海”中东市场步伐提速,双赢合作不断深化。
印度尼西亚投资部将于9月24日在中国江苏南通举办投资合作交流会,印尼与中方将就彼此投资环境、政策和机遇展开深入交流,促进双边投资。
2023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40.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8.4%。
新西兰2023年大选最终计票结果公布,由克里斯托弗·拉克森领导的主要反对党国家党在议会选举中击败已执政6年的工党,赢得政府组阁权。拉克森将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有望密切与中国的经贸合作,给中新关系带来积极影响,为中企投资带来新机会。
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16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各国代表围绕“中国—东盟绿色低碳和数字经济合作”的会议主题,交流本国在相关领域的最新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
中德汽车业界在技术、市场、人才、管理、供应链、创新链等方面实现了优势互补,投资合作水平不断提升,疫情也没有改变这一趋势。
由全国工商联主办的首届民营企业共建“一带一路”峰会30日在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出席峰会并讲话。
深圳市坪山区-德国投资合作交流座谈会日前在德国汉诺威市政厅举办。德国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100余位代表出席座谈会。
近年来,浙江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成为一片投资兴业的广阔沃土,正加速形成全球高质量外资集聚地。2022年,浙江实际使用外资193亿美元。
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8日在北京、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8日在中国—东盟低碳投资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说,国际社会已就绿色低碳转型形成共识并正在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国与东盟低碳投资合作空间广阔、恰逢其时。
11月21日获悉,中国机电商会专家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透露,2023年将适时推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体系建设(标准)指南”,打造一站式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服务平台。
2022年1-8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1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7%,占同期总额的18.6%,较上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
13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企业合作对接会”在“云端”举行。此次活动由马来西亚对外贸易发展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等单位主办,在广西南宁、马来西亚吉隆坡等地设分会场。
海南自由贸易港-东盟智库联盟第二次工作会议12日在海口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等7个国家的16位相关智库联盟成员代表参会,建言加快以海南自贸港为平台,促进中国与东盟企业投资合作。
7月16日,以“氢赢未来筑梦远航”为主题的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在河南省濮阳市举行,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知名能源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峰会。
青海省商务厅28日对外发布,面对外部环境严峻复杂和国际疫情持续蔓延,青海省今年1月外投资合作同比大幅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增长。来自商务部最新的数据显示,1-11月,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2.7%;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同比增长2.6%。数据背后,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经贸合作的广阔空间和强大活力。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3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11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40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56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力量与民营角色》报告近日在京发布。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发布会上,与会中非政商界人士、各国专家学者对中非经贸合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为当地推进工业化、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显示 8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