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的关键力量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化转型,不但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也已经成为各地区的发展共识。
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膜材料产业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动力?如何在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现代化水平? 日前,业内外人士就此展开研讨,为高性能膜材料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
随着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非洲,参与中非合作。新冠疫情下,非洲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大幅提速,让“上网”成为非洲老百姓的新观念,让“在线”成为非洲用户的新习惯。这种新观念和新习惯也在不断发展,成为后疫情时代的新常态。
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21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期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的“央企信息化分论坛”成功举办。
机器人税体现了管理自动化和遗留工人的未来挑战。随着机器和人工智能取代以往由人类扮演的角色,政策制定者和技术专家正在评估这种转变带来的成本,以及社会哪些部门将为此付出代价。机器人税是一种政治建构,是围绕技术转变和社会需求进行民主辩论的一种方式,有助于更广泛讨论如何确保盈利公司在经济中支付自己的费用。
近日,2021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开幕,全面展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务应用创新发展和助力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态势。
柬埔寨商业部10月10日消息称,目前柬政府正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措施,以加快电子商务领域快速发展。
数字经济正成为中非合作共赢的新领域、新方向。中国企业积极向非洲国家提供电子商务、金融科技等技术和经验支持,非洲国家也迫切希望加快数字化转型,为经济复苏和发展注入新动力。
9月28日,2021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今年的乌镇峰会,不仅继续举办了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直通乌镇全球互联网大赛等活动,还吸引了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位嘉宾线上线下参会,其中外宾600余位。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之中,云计算技术是重要推动“引擎”之一。“采用上云的形式构建数字化转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已经成为了普遍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说。
近日,在中国驻布基纳法索大使李健和布基纳法索总理达比雷、布安全部长科内的共同见证下,由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的“智慧布基纳法索”项目正式开工。
数字化是当前全球国家发展的最强驱动力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强调“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数字化转型是欧洲新产业战略的关键支柱,人们对其重振欧洲工业领导地位的潜力寄予厚望。它也是“双转型”的关键支柱,欧盟委员会视其为未来可持续增长议程的决定性要素。
凭借其2030年目标和新政策框架,欧盟旨在赶上上一代数字技术,并确保不会错过下一波转型变革浪潮。否则,欧洲将进一步落后于其经济竞争对手。本文概述了新政策框架可以优化的几个领域,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我们测算了47个国家,2020年GDP下降了2.8个百分点,但这47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同比增长了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速比整体经济增速要高接近6个百分点。”8月2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表示。
提起电子商务,普通消费者一般首先会想到零售业务。实际上,电商领域里企业对企业(B2B)业务所占的份额远高于网络零售(B2C和C2C)。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B2B电子商务价值占所有电子商务的82%。
7月22日上午,世界银行在越南举行线上研讨会,正式启动越南中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援助项目。该项目由世界银行与实时分析技术研发咨询公司(RTA)合作实施。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加上封锁和旅行禁令,已经清楚地表明数字化进程的重要性。虽然经济体的数字化转型目前已经被公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之一,但直到去年它对社会日常运作的重要性才变得如此明显。在欧盟的南部邻国,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是一个痛苦的教训。
“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区块链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6月30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新闻网联合主办的主题为“乘数字化转型大潮,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的“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显示 259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