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讨论员工如何满足数字经济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本文讨论了雇主不断变化的需求、不同的工人培训模式以及能够帮助雇主和工人同样适应新技术的公共政策。
智慧,让“一带一路”新增了数字的便利;移动,让“一带一路”倡议变得更加立体;数字经济,让世界多了更多的光与影。
2017年,中国滴滴出行公司与巴西99公司建立战略投资伙伴关系、收购99公司部分股权。被滴滴出行收购后,99公司得到了来自中国企业的资金、技术及运营经验,并很快将之应用于巴西市场。而这一“数字红利”率先渗入的就是当地普通人的生活,并对社会产生了长远的积极影响。
对于公共部门,数字平台和生态系统被设计为智慧城市和智慧国家的核心战略元素。未来的政策可能会对平台的增长速度产生重大影响,并开始大规模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因此,有一些重要的治理选择需要强有力的公私合作,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平台对行业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印度商工部产业及国内贸易推广部编写的电子商务政策草案的总体目标是“准备并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充分受益于国内数字经济逐步数字化带来的机遇”。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目标,但该政策未能制定明确的路线图,使印度能够利用数字经济的好处,同时维护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快速融入生产生活,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数字经济和网络安全之间存在一种悖论。现有的国际安排创造了一种信任经常受到破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误解和误判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显然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更强有力的全球规则可以增强稳定性,增进信任。推行这一议程是加拿大的当务之急,因为加拿大经济的未来悬而未决。
到2025年,东盟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达2400亿美元。为寻求市场主导地位与获取重要数据库,以及东盟的地缘战略位置,东盟的数字经济发展已引起了主要大国的兴趣。随着经济和安全问题的日益交织,政府间合作正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提高东盟的网络安全能力变得至关重要。
外资寡头控制某些关键行业可能对东南亚国家产生不利影响。作者指出,东盟应尽量避免被卷入大国争斗之中,鼓励多元化外国投资,并制定反垄断法与相关技术标准以保护自身利益。
“云计算使得大数据可存储可使用,区块链使得大数据可信化有序化,三者产生的可算可信大数据是未来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其中区块链技术运用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本次杭州举办的国际展望大会上,金窝窝首席科学家、北斗未来大数据集团首席科学家李立中详细论述了区块链技术对人类未来的意义和现阶段对数据价值的意义。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是资产,数据即机遇。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布蓝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工信部近日对外公布200个2018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从基础运算、数据应用等多维度加大创新力度,抢抓变革机遇。
欧盟成员国在数字开放问题上有不同的立场,这些差异通常反映了数字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数字资源禀赋的相对规模。作者与欧盟国家的三个群体——数字管理者、数字领跑者和数字融合者合作,对此进行了研究。
白墙黛瓦间散落了约500家数字经济类企业,百步一桥侧“流淌”着26条连通世界的万兆级光缆。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浙江乌镇这座小桥流水的千年古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魅力。
10月24日,吉林省政府与360企业安全技术集团在长春举行工作座谈会。
共计567个、总投资8130亿元的浙江省重大项目19日上午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项目建设现场举行集中开工仪式。项目紧盯数字经济等重大产业,瞄准基础设施等突出短板。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位居大草原的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产业集聚效能,正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方式,悄然转动着发展的舵盘,带动着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国和东盟数字外交反映了印太经济愿景的连续性,并为增长提供了机会。然而,必须采取补充措施,与美国及其他国家保持高层接触,以充分发挥东盟数字经济的潜力。
论经济发展程度,衢州在浙江省并不出挑。但近年来,衢州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却展现出惊人的活力。一方面是传统经济的发展阵痛,另一方面是数字经济的异军突起,位于钱塘江源头的衢州抓住“数”中转机,实现“数字经济”的绿色腾飞。
韩国NEWSWORKS新闻网9月18日报道,韩国企划财政部第一次官(副部长)高炯权近日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第一届数字经济暨数字丝绸之路国际会议”。
在一些人的眼里,非洲似乎经济发展积贫积弱,连基本的粮食问题都没解决,工业化也才刚刚起步,应该与技术含量高的数字经济无缘。事实上,虽然非洲互联网发展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很惊人。中国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领域的企业早已将目光投向非洲。为推动非洲数字经济发展,中国政府以及企业近年来均积极给予大力支持。
显示 866 条中的 781 到 80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