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全面步入数字化社会,数字经济金融是未来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焦点。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产业如何兴旺”成为亟待探索的重要议题。当前,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乡村发展经验,取得一定成效。记者了解到,作为小龙虾养殖大省,湖北的小龙虾产量占到了全国一半左右,发展小龙虾产业已成为湖北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路径。
7月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强对金融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问题研究,围绕一系列重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其中的重大课题,包括“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
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金融综合服务平台25日上线试运行,该平台以“班列+数字金融”模式,构建金融服务链,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效率低、融资周期长等问题,提升中欧班列长安号数字化、信息化、科技化、金融化水平。
过去10年,印度数字支付在数量和金额上都出现显著创新和增长。然而,相关好处主要集中在较富裕的城市客户。虽然一些客户现在有更多快捷、便宜、方便的数字支付方式可选择,但仍有多达65%的人被排除在该领域之外。利用决策树框架,作者测试了供需方面的一系列因素,它们有可能是数字金融进一步渗透的绑定约束。
数字金融正逐步跨越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利用科技手段,农民获得贷款的门槛逐渐缩小,如今全国已经有数十万像郁凯这样的种粮大户,获得卫星遥感的信贷支持。
韩联社1月4日报道,据韩国金融研究院3日发布的《2021年银行业展望和经营课题》报告显示,韩国内银行业今年的经营环境较往年更差,大型信息技术企业和金融科技企业通过发展个人信用信息管理以及综合支付结算业务很可能会动摇现有国内银行的业务销售渠道,国内金融圈内的数字竞争将愈发激烈。
2020年度(第六届)北京金融论坛于12月8日在京举办,论坛以“数字金融·争渡未来”为主题,会上,经济学家,银行、保险、基金、金融科技企业高管就金融业如何应对市场变局、数字金融创新如何助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表了观点。
在16日上午举行的第三届十字门金融周蓝迪国际智库专题报告会上,原重庆市市长、蓝迪国际智库专家委员会联合主席、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奇帆指出,产业互联网将是未来的风口,当前应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先机,大力发展以“五全”信息为基础的产业互联网。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23日在参加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开放新格局下的‘一带一路’建设”议题时,建议把数字金融合作与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重要内容。
经过数十年不平等和不可持续的投资,我们拥有了实现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工具和知识。我们必须利用它们来推广新的数字金融技术,建立一个服务于人民和地球的金融体系。
联合国26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数字金融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的社会和经济危机中凸显特殊作用,成为国际社会应对疫情危机的一条“生命线”。
近期,数字货币等数字金融创新受到各方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数字金融创新可以实现普惠,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应在控制风险同时,给予更宽容的创新环境,支持创新。
只有将创新、竞争与监管正确结合,才能为数字金融服务的阴暗面带来光明。数字金融服务供应商和监管者还需要共同努力,携手保护可持续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开放数字金融生态系统。
人们应更好地了解贫困客户,了解他们真正的问题和需求,并向他们展示通过数字金融服务改善生活的可能性和具体的解决方案。此外,人们还应解决移动支付潜力未被充分发挥的问题。
印度的一些支付系统存在先天缺陷,这些系统的设计并未基于“隐私原则”。必须重新设计支付系统,以便预先保护隐私,并使用不可破解的加密和开放标准。数据隐私立法和强力的市场监管机构也是必要的。
显示 3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