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认识到为数字商务建立政策基础的重要性,因为跨境数据流对所有行业公司都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在技术领域。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以数据为中心的经济,数据可访问性提高了各个行业的市场效率和经济增长。然而,这种转变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重大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挑战,特别是在跨大西洋数据传输的背景下。
自2016年推出开创性《通用数据保护条例》以来,欧盟已经颁布了几项立法加强隐私权。然而,这些规则的执行导致欧盟与其成员国之间冲突。欧盟正试图通过新立法来简化这一流程。本文探讨欧盟立法是如何使布鲁塞尔执法更加集中的。
1月28日是国际数据保护日,肯尼亚在当天启动了该国的数据保护注册系统。
11月18日,印度电子与信息技术部(MeitY)推出2022年版《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草案)。新版本缺少一些定义和概要,因此依赖辅助政策和未来指南来弥补这些空白。
像全球许多国家一样,东南亚国家一直乐意接纳在“元宇宙”中创造交替现实的想法。鉴于居住在东盟成员国的70%的人口现在可以上网,拥抱这种由数字主导的创新是有意义的。
东盟各国数据保障监管框架发展不均衡。在菲律宾和越南,保护网络安全的措施最为先进,但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和泰国则不那么先进。个人数据保护在菲律宾最先进,但在缅甸和泰国仅处在基本水平。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经济动荡,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美国现在已准备好进入生产率增长新时期。正如过去的技术完全是由蒸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消耗驱动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时代将依赖于数据。然而,尽管这种数据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证明对个人和企业都有好处,但它也引发了对个人数据隐私的严重担忧。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比利时)负责人Hosuk Lee-Makiyama在《滴滴的特殊案例:布鲁塞尔从中国监管行动中学到了什么》一文中表示,2021年12月3日,滴滴响应中国有关部门宣布将从美国退市,并将转至香港交易所上市。滴滴拥有6亿用户(是优步的6倍多),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随着数据和数字工具在人们生活各个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通过清晰有效的规则,管理不同参与者如何在数据生命周期和不同数据生态系统中使用个人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政府面临一项关键挑战是,建立保护公民的规则,同时支持来自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创新。
自2019年12月就已开始的特斯拉德国工厂的建设审批程序至今仍未完成,成为德国行政体系拖慢项目进程的又一典型案例。企业调查显示,漫长的审批程序、繁琐和官僚系统和过度监管是在德国创办企业或开展业务的严重障碍。
在当今由创新和数据驱动的经济中,生产和保护数据和知识产权对企业成功至关重要。企业的价值越来越多地依赖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等强大的新技术带来无限的机会,但也给加拿大创新者和企业家驾驭这个由技术驱动的新环境构成重大挑战。
2019全球网络峰会将于11月4日-7日在里斯本举行,预计将有来自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人参加此次峰会。
国际物联网论坛主席、曼达特(Mandat)国际合作基金会创始人兼总干事塞巴斯蒂安·齐格勒在主论坛上表示,在城市物联网的部署过程中,既需要开放的数据具有操作性,又要保证数据拥有者的个人隐私。
2019年5月,纽约州参议员凯文·托马斯介绍了S5642号《纽约隐私法》。这一数据保密性立法与最近加强用户隐私的努力——比如《欧洲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加利福尼亚州消费者保护法》(CCPA)——显著不同。
各种各样的信息近来都已数字化。然而,经过多年疯狂的数字化,人们直到最近才越来越意识到有必要尽可能有效地保护这些信息。非洲国家在追求自己的网络安全之路时,应从已犯下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建议不要采取疏远和分裂法。关键利益攸关方清楚地理解数据保护将为未来创建一套法律框架奠定最佳基础。
2017年9月以来,欧洲网络安全改革一直是欧盟机构和成员国的重要议题。3月12日,欧洲议会成员通过了欧盟网络安全法案。该法案在当前加强欧盟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改革框架下完成了一系列法规和指示。
东盟领导人在近期举行的东盟峰会上承诺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良好环境。这个目标将有助于企业从更大的区域贸易流中获益。但是,如果东盟要建立线上交易的贸易规则并加强商品和服务跨境流动的数字化连通性,就需要做大量工作,将语言转化为行动。
数字经济的监管应该注重功能,基于数据的最终使用目的来制定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准则。印度的企业、创业者和监管者应该培养自身对数据应用的眼光,而不是把目光放在把数据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管道上。
显示 2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