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3月17日晚发布公告,提醒我国游客及时关注境外疫情形势,暂勿前往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
记者1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于2月27日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强化保护导游的劳动权益,为旅游业恢复发展蓄力储能。
记者3月1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于2月27日下发《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导游队伍稳定相关工作事项的通知》,要求各地文旅部门在疫情防控期间强化保护导游的劳动权益,为旅游业恢复发展蓄力储能。
2月2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召开,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境外中国游客滞留海外的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司长刘克智表示,滞留境外中国游客有序返回,目前已剩不到90人。
记者1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在部官网上增设“应对疫情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专题,及时发布文旅系统防控疫情的重要政策,提供在线服务支持文旅企业发展。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丰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做好在线政务服务,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统一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在国家政务服务平台、部网站政务服务门户上推出“在线公共文化服务”“出行提示”两项专题公共服务。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10日发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办法鼓励、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更好地开展传承活动,并完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
为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和旅游部研究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演出市场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日前通过其官网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记者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旅客达到198万人次,7天合计出境游客突破700万人次,出境旅游市场繁荣,消费更趋理性。
文化和旅游部于正在天津举办的“2019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上发布《自驾游目的地等级划分》《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质量等级划分》两项行业标准。
记者7月31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对山西省晋中市乔家大院等7家质量严重不达标或存在严重问题的5A级旅游景区予以处理。
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总结交流活动18日在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在活动中发布了首批试点单位确定的五好讲解员名单。来自江西、湖南、上海、贵州遵义、陕西延安的75名讲解员被确定为五好讲解员。
文化和旅游部6月4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游客赴美旅游安全提醒。文化和旅游部新闻发言人喻剑南还就此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3日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为进一步做好旅游安全工作,有效保障广大游客生命财产安全,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印发通知,要求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围绕旅游安全重点环节和问题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2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旅游产品体系日趋完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记者24日获悉,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将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记者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日前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
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社会需求稳定、具有可经营性、能够实现按效付费、公共属性较强的文化项目采用PPP模式。
2018年中秋、国庆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18日发布提示,提醒广大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防范,安全出行、文明旅游。
7月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了解到,第四届“阿拉伯艺术节”以“丝路相连,民心相通”为主题,从7月到10月,中阿文化部长论坛、意会中国10周年大展——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作品展、中阿城市文化论坛、中阿青年汉学论坛、阿拉伯文艺精品展演等20余项文化交流活动将在中国举办。
显示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