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安徽博物院、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举办的“安徽明文化资源利用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天下中都——明洪武时期精品文物展”展效评估会在合肥举办。
6月19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中国国家文物局与洪都拉斯相关部门签署关于促进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协议。
8月6日,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举办第68期峨山讲坛,繁昌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汪发志作专题报告,全体镇村干部积极参学。
木塔乡将持续打造一批古树旅游景点和微景观,让古树成为百姓家门口的最美风景,留住悠悠乡愁,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固镇县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党和国家关于文物工作的一系列法规、政策、依法行政,狠抓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在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的重庆市南滨路,一栋红色“如意式”宝顶的洋楼格外醒目。前瞰远岫,后倚苍岩,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就是被称为“重庆开埠第一洋行”的立德乐洋行。
1996年12月2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文章《泸州老窖池成为“国宝”》。根据报道,泸州老窖窖池群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柬埔寨副首相兼议会联络与监察部大臣梅森安16日为保护吴哥古迹作出突出贡献的各国代表颁发勋章,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金昭宇、袁濛茜获柬埔寨王国骑士勋章。
“博物馆如何开展文物预防性保护”“如何运用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中国博物馆事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日前,为期两周的“非洲法语国家博物馆管理与文物保护研修班”成功举办。
2022年3月,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
近日,皖南土墩墓群万牛墩片区文物环境整治提升项目、繁昌窑遗址博物馆研学和接待中心项目方案先后获国家文物局批复。
“我们的目标是将它打造成国家重点区域考古标本库房,对出土文物标本进行系统的保存、修复、整理和研究,让文物有个‘家’。”2月16日,在谈及即将建设的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项目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向明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打击文物走私正式表示感谢。这个不常被人谈到的问题已成世界级灾难。拯救和推广自身文化遗产是中国的重要任务。中国政府认为,完成这项任务可以令中国更加积极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成就。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28日介绍,当地对外考古合作持续推进,陕西省内考古机构、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40余次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
为加快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进程,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印发《灵璧县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建设具有灵璧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
四川省文物局与敦煌研究院24日在成都签署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石窟寺考古、壁画彩塑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交流。
反映清代宫廷女性生活的“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和生活”展览将于3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正式拉开帷幕。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日前在华盛顿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故宫众多藏品不远万里赴美亮相,是故宫文化海外传播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11月30日启动英国北洋水师水兵墓公募项目,用于修缮位于英国港口城市纽卡斯尔的圣约翰墓园中的5座北洋水师水兵墓。这也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的首个海外公募项目。
以“弘扬丝路精神,提高鉴藏水平”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2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重点聚焦“一带一路”文物保护,呼吁加强“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交流,吸引了海内外200多名华人收藏家参与。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