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美国经济整体温和扩张,但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旅游业、制造业等行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正逐步显现。
随着民粹主义的兴起与技术变革的出现,全球化不再像以往一般无坚不摧。但总体而言,全球贸易的结构并未受到特别影响。但是,新冠疫情可能改变这一切。文章指出,新冠病毒最大的长期影响是其揭示了全球经济对中国的依赖。这次,由于某一特定地理区域的卫生危机,全球各地的企业可能被迫停顿。
3月2日,欧盟知识产权局再次发布了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针对中国申请人在欧盟商标和外观设计申请案件的时限延期公告。
为遏制疫情,中国的学校纷纷延后了开学日期。但中国教育部门指示,特殊时期停课不能停学。这一指示拉开了中国最大规模的远程教学活动的大幕。
世界卫生组织高度赞扬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做法。文章指出,中国在应对疫情方面有三个重要经验可供世界参考。
当前疫情得到控制,中国政府已决定全国大部分地区可以有序复工复产。地方政府除了每天报告新增病例数量外,也需要报告重新开业的企业数量。浙江省是制造业大省,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就在这里。浙江复工复产情况目前居于全国前列,90%的大型工业企业已重新启动,但其中许多都是低负荷运行。
疫情使许多中国企业陷入困境。全球企业的供应链正在被打断。中企开始使用不可抗力条款(FM)来避免支付合同违约金。美国律所哈里斯·布里肯(Harris Bricken)的丹·哈里斯(Dan Harris)担心,中国供应商宣布不可抗力这一用于解除合同的模糊法律手段,可能会演变成一股浪潮。
布勒哲尔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Alicia Garcia-Herrero发表题为《中国疫情不会导致经济衰退,但会刺激甚至增加债务》的文章称,新冠病毒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是中期的,而不是即时的,其原因仅仅是预计中国政府后续将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可避免的过度杠杆作用。
为应对疫情压力,国际卫生组织有机会帮助中国改革和重塑其国家卫生结构,中国本身亦已经开始了这一任务。鉴于中国立志成为国际领先者,中国很有可能遵从国际卫生组织的要求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农村医疗体系、活体动物市场条件、公共卫生标准等领域。如果中国这样做,其卫生状况和国际声誉都将会提高。
在2003年SARS疫情期间,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但随后其增长出现了强劲反弹。尽管新冠肺炎的致死人数比SARS更多,华尔街的投资者却依然乐观地认为其经济影响也会与SARS类似。文章指出,这种乐观中包含着两个假设:疫情后将有更好的经济前景;世界的运转情况仍和SARS疫情时期一样。但是,全球经济已发生巨大变化。
目前,中国正积极遏制新冠病毒。受遏制病毒措施影响,中国的许多工厂和企业依然未开工,这无疑将减缓中国的增长速度,也侧面反映出新冠病毒的国际经济影响可能比许多人意识到的更加严重。疾病流行会以多种方式冲击经济,旅游业、消费和国际供应链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月6日记者了解到,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四川省国有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发展联盟坚决贯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国资委的直接指导下,第一时间起草应对疫情工作建议,第一时间研究境内和境外疫情防控方案,第一时间向成员单位发出倡议,要求联盟成员企业勇担责任。
近日,江苏省“一带一路”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积极支持重点境外园区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深入了解园区疫情防控情况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指导推动境外园区投资运营主体提高肺炎疫情防控意识和能力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显示 2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