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刊文称,北京正在转向建造新型公共工程项目、大数据中心和空间站等。如今,中国的摩天大楼、大坝、公路和机场星罗棋布,开始转向新型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制定了连接数据库、协调交通流和居住空间的蓝图。
加大新基建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已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目前,各地都在布置落实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从出台的稳经济措施来看,多地提出了布局新基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日前在京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4690亿元,较2020年增长16.29%。
新基建迎来新政策。工信部、网信办等八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美国REITs协会CEO斯蒂芬·韦克斯勒(Steven Wechsler) 在22日举办的2021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从竞争的角度来讲,REITs的产品使得公众都能够投资到房地产当中。
肖钢表示,当前新基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建设资金需求量巨大,而社会资本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运作的投融资格局,制约了新基建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西部经济大省四川起跑就加速,“黑科技”不断点亮、“新应用”多点开花,2020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6万亿元,数字能量正在天府之国澎湃涌动。
“新基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将继续加快科研攻关和协同研发,打造更多前沿拳头产品,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为新基建注入更强动力。”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政涛说。
2020年,贵州省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指标和各项主要工作均达到预期目标,圆满完成了“六网会战”全年任务。
“双循环”提出以后,各地、各领域响应很快,但也出现了一些误解,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当地时间2021年1月11日,缅甸总统温敏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王毅表示,中方将始终同缅方坚定站在一起,共同战胜疫情,共同推进经济复苏,共同建设中缅命运共同体。为支持缅方控制疫情,王毅表示,中方决定紧急向缅甸提供一批新冠疫苗援助,同时愿同缅方进一步开展疫苗合作。
2021年已经来临,在新的一年里,哪些重点产业是政策关注的焦点?哪些产业将迎来大幅发展?调研发现,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租赁住房、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潜力大,而为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将获得较强的政策支持。
截至12月23日,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20215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2万个的任务目标。全省5G用户数超900万户。
安永发布的《中国走出去》第十期报告显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短期内放缓了中企“走出去”的步伐,但中长期来看,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将更广更深地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
今年以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并被视为对冲经济下行压力、构筑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基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领域。在专家看来,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如何把握“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边界?如何推动“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协同发展?都是亟待明确的问题。
在日前举办的十一届财新峰会上,与会专家就“破解‘新基建’”展开讨论。专家普遍认为中国在“新基建”领域不输欧美,政府需要建好秩序,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将“新基建”投资交给企业,方可在市场浪潮中大显身手。
近段时间,多个部委频吹政策暖风,加速推进新基建,从推动降低物流成本与新基建相结合,到支持自动驾驶、自动装卸堆存、无人配送应用基础设施,再到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更为智慧物流加快发展带来了新的投资风口。
2020年,项目规模达50万亿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面铺开,我国5G建设发展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按下加速键。
兼具照明、监控、电动车充电等功能,能实时检测温度、空气质量等指标,还可通过无线网络向后台提供基础设施大数据……眼下,这种集成式智能路灯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陆续“上岗”,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近日,金融资本研究平台如是金融研究院发布了一份题为《新基建、新动能、新征程》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相关企业已经站在新基建的风口上,将有赛道升维带来的增量机会,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显示 5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