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今年以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货运量持续攀升,稳中有进。今年前5个月,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货运量达702.2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1%。
截至6月15日,2025年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进出境的中欧(中亚)班列已达4569列,同比增长27.1%,口岸过货量634.06万吨,同比增长22%,日均进出境中欧(中亚)班列26列以上,创历史新高。
据巴克图边检站统计,截至6月16日,巴克图口岸今年已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3.1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83.18%,验放出入境车辆3.3万余辆次,同比增长17.51%。
记者从乌鲁木齐海关了解到,得益于政策驱动与区域合作深化,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今年前5个月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超千亿元,占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39.4%,新疆与中亚地区经贸往来持续深化,双边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6月15日,一架满载跨境电商包裹的国际货运航班从乌鲁木齐飞往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机场,乌鲁木齐—纳沃伊国际货运航线开通。
1—5月,霍尔果斯海关共监管出入境自驾游车辆2791辆,同比增长16.3%,出入境旅客数量屡创新高,单日最高验放旅客达4330人次。
6月17日,第四次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举行。会上,通过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确认下一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举办。
6月15日,一架客机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飞往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标志着中国喀什—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际客运航线试飞成功,这也是今年喀什开通的首条国际客运航线。
今年截至6月12日,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出入境车辆达5.51万辆,同比增长31.08%;验放出入境人员8.45万余人,同比增长16.29%,出入境车辆和人员实现“双增长”,口岸通关效能显著提升,带动了跨境贸易和人员往来快速增长,促进了新疆外贸活力增强,推动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6月13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离境退税代理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境外旅客办理离境退税业务更便利了。
截至6月4日,伊尔克什坦口岸今年以来共验放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达10.9万余人次、10.2万余辆次,双双突破十万大关,同比分别增长81%和79%。
今年1至5月,塔克什肯口岸出入境人员达6.2万余人次,其中外籍人员(含外籍旅客和外籍员工)4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5%。
5月23日,以“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繁荣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媒体合作论坛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论坛后,参会中外媒体代表在新疆调研采访,与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近距离感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故事。
5月18日,一架搭载160名旅客的哈萨克斯坦飞狮航空公司FS7199航班平稳降落新疆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标志着该航空公司正式开通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直飞中国新疆伊宁的客运包机航线,横跨边境的“空中丝路”以55分钟实现了两国跨越。
深圳机场集团5月14日发布消息称,深疆异地货站揭牌仪式当日在乌鲁木齐机场北货运区举行,这是深圳机场集团与新疆机场集团携手构建“东联西出、西引东进”立体化国际运输走廊,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举措,将为东西部协作和粤疆两地深化产业互补、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5月13日,2025中国—中亚产学研用合作会议“数智化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农业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新疆农业大学邀请中亚多国合作高校和国内对口支援高校的专家学者,就农业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开展科研互动和学术交流。
5月13日,高质量能源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题研讨会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举行。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和中国的3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学者,共绘中国与中亚高等教育能源合作发展蓝图。
5月12日,上海合作组织大学2025年年会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个国家的教育部部长、副部长、校长以及众多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致力于探索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模式,为服务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5月12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的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现场,中哈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
截至5月11日,阿拉山口公路口岸今年累计验放出入境车辆达42500辆次,同比增长35.86%,较去年提前30天突破4万辆次。
显示 897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