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旅游和野生生物部长纳吉布·巴拉拉(Najib Balala)周五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肯尼亚的游客人数在1月至8月期间激增了91%。
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26日出席中国参与援建的“日落”游乐园启用仪式,对中方提供的无私援助表示感谢。
卢旺达发展署(RDB)19日宣布,一年一度的山地大猩猩命名仪式将于9月2日在北方省穆桑泽区基尼吉镇(Kinigi, Musanze district)举行,20只幼年山地大猩猩会在仪式中得到自己的名字。
为期4天的第36届香港国际旅游展18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开幕,吸引了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参展商参加。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冰岛已经重新向游客敞开大门。中国是冰岛国际游客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冰岛希望保持对中国游客的吸引力,也期待中国游客的光顾。
卡帕多基亚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中部,得益于独特的地貌景观和优良的气象条件,热气球观光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项目。
24日上午10时35分,从云南丽江火车站始发的首趟Y774次旅游列车准点抵达西双版纳站。自此,丽江至西双版纳全列卧铺旅游列车投入运行,玉龙雪山与热带雨林不再遥远,旅客游云南又多了新的出行选择。
记者25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文化和旅游部日前联合印发通知,发挥金融管理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金融机构各方合力,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发展。
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活动以来,云冈文化旅游季已成为大同市的“文化旅游使者”和知名文旅品牌。
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将于7月25日至26日举办,论坛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四个分论坛及相关活动。
7月以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避暑旅游让被称作“天空之城”的高原小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火了起来。美丽的毛垭大草原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每天吸引约5000名游客前来“打卡”。
墨镜、遮阳帽,搭配休闲短裤或短裙,一批批穿着夏装的游客陆续走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随着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取消,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三亚登上各大航旅出行平台热搜榜,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夏日旅游季来临,游客数量逐步回升,云南昆明的火车站、旅游打卡地等场所都陆续推出多项措施保障旅游业复苏回暖。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与重庆的交界。得益于近年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过去闭塞的交通得到极大改善。当地也依托背靠重庆的地理条件和凉爽的气候优势吸引重庆游客前来,“避暑经济”兴起。
记者27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近日印发意见,决定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为推动长白山旅游业快速复苏,6月28日,“圣境长白文化消夏”长白山暑期文旅(长春)推介会在长春市凯悦酒店举行。
6月21日,从“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获悉,丽江文旅行业将持续瞄准高端化、国际化方向,充分发挥丽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业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一粒咖啡“魔豆”如何在普洱茶乡落地生根?一座咖啡“小庄园”何以不断延长产业链?近期,记者走进位于普洱市思茅区南岛河村山间的小凹子咖啡庄园,看这里如何“浓缩”咖啡从豆子到杯子的产业链全过程于一“园”,探索打造“咖啡+旅游”产业融合高地。
新加坡近期连续举办多场大型国际活动,同时航空客流量、入境旅客人次持续增长,显示该国的会议、会展及旅游相关行业的复苏步伐有所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市通过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发展从文化旅游“一业独大”向文化旅游、清洁载能、高原特色农业、生物医药大健康“四轮驱动”转变,“1+7”产业体系逐步完善,形成“八柱支撑”产业发展新局面。
显示 907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