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发布2021年国内旅游宣传推广优秀案例名单,黑龙江省共有2个案例入选,1个是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承办的《滑雪吧!少年》大型融媒互动主题活动。
记者7日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2年国庆节假期7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22亿人次,同比减少18.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0.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7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26.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44.2%。
由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中国文化和旅游资源全球发布”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推介会14日在京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12日发布的2022年中秋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中秋假期,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市场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中秋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340.9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86.8亿元。
“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云南文化和旅游专场发布会25日在昆明召开。
2022山东黄河生态旅游体验季启动仪式7月31日在淄博高青启动。记者在启动仪式上获悉,山东充分利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足做好“生态+旅游”文章,布局黄河文化旅游带。
2022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启动仪式20日在山东聊城举办。记者在启动仪式上获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山东聊城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诚邀海内外游客品“大运河文化盛宴”,持续擦亮“好客山东”品牌形象。
随着边境重开,新加坡2022年上半年迎来约150万入境旅客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2倍。今年第一季度的旅游收益估计高达13亿新元,同比增长213%。
《2021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业统计报告》7月12日发布。2021年,北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 和首都文旅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闽疆情·闽昌行”2022年昌吉州文化旅游推介会5日在厦门举行。
依托生态和山海资源,霞浦县近年来发挥滩涂摄影、滨海旅游和历史人文等优势,探索“摄影+民宿”产业发展新路子,激发“网红经济”,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备受关注的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游船项目将于7月1日试运营,首批将投入3艘游船,开通两条航线。
近年来,哈经开区、平房区深挖工业基因,立足“工业铸魂”,为旅游业态发展寻求更多契机,为哈尔滨打造“七大都市”贡献力量。
位于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的毛纳村,这里依山傍水,满眼碧绿,也正是特殊的地理环境让这里种植的大叶种茶味甘而清甜。近年来,毛纳村依托茶产业,结合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民俗文化活动,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旅游“打卡”,这个藏在深山里的黎族村庄逐渐为世人所知。
15日,作为2022年江西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2022年江西省(吉安)旅游资源招商对接会在江西省吉安市举行,现场签约33个文旅项目,签约金额达222.9亿元。
柬埔寨经济和财政部提出预测,2022年该国经济增速可达5.1%,20233年将达6.2%。该部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柬代表团对柬埔寨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初步评估之后做出预测的。
山西省旅游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日前印发《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优化经营环境、优化消费环境、强化金融扶持等20条支持措施,激发市场信心。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副厅长王忠云17日在海南对外开放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海南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2018年以来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3.05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265.17亿元。
记者4日从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五一”期间,北京市旅游接待总人数306.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8亿元。
记者4日从中国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显示 912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