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元旦假期旅游“开门红”彰显消费潜力,预计2024年旅游消费有望保持上升势头。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6日介绍,为期20多天的第34届上海旅游节期间,上海接待市民游客3846.8万人次;拉动“吃、住、行、游、购、娱”等全要素旅游消费交易总金额886.6亿元,同比增长13.5%。国际性文旅节展赛会对消费的引流功能不断放大。
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7月22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开幕,71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及文旅机构以线上线下方式参会。
2022年是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准备的关键之年。近日召开的海南省两会传递出的信息显示,海南今年将在旅游消费、产业投资和营商环境三方面进一步提质增效。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1日至3日的2022年元旦假期,上海共接待游客517.42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约125.7亿元。假日经济供需两旺,呈现“开门红”。
第十五届新疆冬季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2021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已落幕,而本届新疆冬博会后效应逐步显现,催生出阿勒泰冰雪产业发展的新气象。
连日来,中国将有序恢复公民出境旅游的消息在正处于夏天旅游旺季的新西兰引发积极反响。当地不少旅游业内人士表示,中国游客逐步回归将有力提振新西兰旅游业乃至整体经济复苏前景。
展望2022年,中国将迎来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盛事,中国旅游也将获得发展新动力,呈现发展新面貌,迎来更加光明的复苏前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旅游消费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点。新需求必将激发新动力。
2022年元旦小长假,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坚持一手抓牢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一手抓实假日文旅市场供给和服务,精心打造“健康平安、舒心暖心”节日环境。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旅游消费加热升温,国庆假期,高安举办2021年“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营造全民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今年“五一”期间,湖南省出行和旅游消费迎来反弹性增长,全省铁路运输业同比增长48.7%,住宿餐饮业日均电量同比增长26.1%。
“今年‘五一’假期到处都是人气爆棚,尤其是音乐节格外多,我们提前1个月就订票了,感觉是今年以来最满意的一次出游了。”“五一”小长假期间,北京某高校大二学生杨青与几名同学结伴出行,音乐节游、博物馆考古游、红色景点游等成为了“00后”出游的新选择。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许多国家相继推出旅游行业振兴计划,力促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多个旅游相关国际组织预测,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的推进、统一旅行标准的制定以及国际旅行者信心的逐步恢复,世界旅游市场有望在2021年逐步回暖。
2020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北京市假日旅游安全有序,旅游市场秩序井然,假日经济持续回暖,全市“双节”期间,共接待游客998.2万人次、较去年假期增长8.4%,旅游总收入115.0亿元,较去年假期增长2.9%。
北京9日发布的《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提出,北京将顺应消费升级的变化,打造精细化、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切实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到2035年,旅游消费占北京市总消费比重超过30%,北京入境游客数量达到1000万人次左右。
随着目前全国疫情的有效控制,各地旅游景区正在有序复工。由于客流量小等原因,许多文旅企业也面临着复工复产难、现金流紧张等问题。
日本长崎县平户市最近宣布,明年夏季将开放该市古箭楼“怀柔橹”,每天接待一户三口之家体验古代藩主的生活。不久前爱媛县大洲市也宣布,将于明年4月开放大洲城,游客可骑上身披甲胄的马匹入城,品味当时的美味佳肴。以这种深度体验型消费来吸引外国游客,成为日本地方旅游创新的新特征。
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甘肃省“丝路游”十分火爆,备受海内外游客青睐。记者8日从甘肃省文旅厅了解到,国庆长假期间,甘肃省接待游客2150万人次,同比增长2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25.5%。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陈爱平)随着旅游休闲成为我国居民“幸福必需品”,今年“十一”黄金周,各地一如既往迎来“人从众”。除了游客“爆棚”,今年黄金周市场呈现一下新变化。
显示 2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