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25日在货币政策会议上修改了政策利率的前景指针,明确提出“至少到2020年春季前后”将维持通过目前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实现的超低利率。
日本央行25日宣布,将现行超宽松货币政策至少维持至2020年春季。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日本央行决定将短期利率维持在-0.1%,并将通过购买长期国债的方式把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日本央行15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目前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下调对当前日本国内生产和出口形势的判断基调。
日本央行23日在结束为期两天的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后宣布,维持目前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并将2019财年通胀预期从去年10月预测的1.4%下调至0.9%。
23日,日本央行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当前货币政策不变。当天日本央行决定,短期利率维持负0.1%的水平;继续购买长期国债,以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运行。
23日,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在记者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已经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日本央行将综合考虑经济、物价、金融市场形势,在有必要的时候推出更多货币宽松政策。
日本央行20日召开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决定继续维持目前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本央行在会后发布的声明中说,考虑到经济、物价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包括明年10月调高消费税税率的影响,央行决定维持目前的超低利率。短期利率继续保持在负0.1%的水平,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日本央行31日召开金融政策决策会议,决定维持目前的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不变,并下调了2018财年的实际GDP增速预期以及2018财年至2020财年的通胀预期。
日本中央银行19日结束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决定维持超宽松货币政策不变。日本央行表示,将把短期利率维持在负0.1%,并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长期利率维持在零左右。
鉴于实现2%的通胀目标遥不可及,日本央行可能会发现有必要逐步放松政策,具体方式是只当股市遇到严重的压力时才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这种观点与日本央行在2018年7月宣布的调整一致,即引入灵活性并改变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的构成。日本央行是否能采取更明确、果断的措施还有待观察。
日本央行决定修改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事实上允许一定程度的长期利率上浮。物价上涨预期持续难以达到,央行无法平息对在市场与金融机构中日益显现的副作用的批评。与推进走向收紧宽松的“退出战略”的欧美相比,日本的行动滞后变得明显,央行政策迎来了拐点。
日本中央银行31日宣布维持短期利率水平不变,同时提高货币政策框架灵活性。
日本央行7月30日开始举行为期2天的货币政策会议,讨论经济形势和物价动向。会议拟就是否有必要为减轻大规模货币化宽松政策长期化带来的副作用而调整现行政策做出慎重判断,结果将于31日公布。把短期利率设为负0.1%、长期利率控制在0%左右的框架或将维持。
汇总家庭拥有的投资信托余额的日本央行的统计引发了波澜。这是由于6月修改推算方法之后,实际余额减少了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8万亿元)以上。之前看上去“由储蓄转向投资”的潮流在顺利推进,但此次发现近几年实际是原地踏步状态。
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9日在东京总行召开的分行行长会议上致辞。在美国和中国等之间的贸易摩擦、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背景下,大企业对经济形势的评估恶化。黑田认为国内经济形势在此局势下,正在温和扩张。
任务未完成——这很好地概括了日本央行在重振该国经济上的进展情况。发生了什么?日本央行接下来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作者在文中追溯并分析了日本量化宽松政策的后果。
日本央行10月31日发布报告,将截至明年3月底的2017财年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幅预期由1.1%降至0.8%,2018财年增幅预期由1.5%降至1.4%。
就美联储20日宣布缩减资产负债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21日表示,日美两国经济现状不同,日本的货币政策和美国不一致很正常。
日本央行20日决定,将2%通胀目标的实现时间从之前的“2018年度前后”推迟至“2019年度前后”。这是日本央行第6次推迟通胀目标实现时间,也意味着在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明年任满之前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日本中央银行7月3日发布的6月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显示,受日元贬值和海外经济复苏提振,日本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上升5点至17点,连续3个季度改善。专家认为,虽然日本企业信心全面改善,但主要原因是日元贬值超出预期,以及海外经济复苏。
显示 50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