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创中国(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促进中心在昆明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揭牌。
从中心到沿边,从航空到陆路,从贸易到投资,从自然到人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昆明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近日,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物流水平,昆明海关推行陆路运输方式“运抵直通”通关模式创新举措,获海关总署批准后率先在河口公路口岸试点。
自2021年12月3日全线通车运营以来,通过不断加强通道能力提升,加快物流枢纽建设,构建多种方式融合发展的运输体系,中老铁路已成为中国与东盟之间内外联动、便捷高效的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截至11月27日,昆明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今年以来共为37万余名外国旅客办理入境通关手续,其中免签入境的外国旅客达24万余人,同比增长1158%。
11月12日,第四届中缅媒体双城论坛在昆明举办。作为中缅文化交流周系列活动之一,本届论坛旨在加强中缅在新媒体领域的交流合作,增进中缅媒体互动互信,推动中缅媒体共同讲好胞波故事,促进中缅民心相通。
日前,昆明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市场采购+澜湄线”首单测试成功,顺利将来自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的建材阻燃板发往缅甸妙瓦底。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5年来,昆明海关围绕中国(云南)自贸试验区沿边、跨境特色,探索多领域海关监管制度创新,助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今年1至8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出口总值达282.1亿元,同比增长18.9%。
云南省会昆明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枢纽;边陲小镇磨憨地处中老铁路、昆曼国际公路的关键节点,是我国通往老挝的国家级陆路口岸。
今年以来,中老铁路客货两旺。截至4月25日,中老铁路今年累计发送旅客已突破716万人次,同比增长达21.9%;货物运输量突破626万吨,同比增长13.9%,远超铁路开通初期前8个月的运输总量,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4月26日,云南大学自贸区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大数据手册》。目前,该书已经由经济管理出版社正式出版。
记者10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3日,中老铁路将从昆明南、万象站双向对开国际旅客列车,昆明至万象间可实现乘火车当日通达。
夏日旅游季来临,游客数量逐步回升,云南昆明的火车站、旅游打卡地等场所都陆续推出多项措施保障旅游业复苏回暖。
从被喻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到“动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人们都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近日,昆明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投资服务中心)与昆明市应急管理局联动,到东川区为企业现场办公,帮助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换证申报工作。
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在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云南省昆明市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已是一片花海,花农、花商正忙着将鲜花送至客户手中,“亚洲花都”花市迎来节后开门红。
在12月3日举办的“探索保险惠民新路径 筑牢群众健康新防线”智库研讨会上,来自云南省和各市的行业主管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保险机构代表就保险机构保险惠民新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8月31日,云南省投资促进局以现场和云端互动的形式,在昆明市成功举办了云南省高品质酒店招商推介活动。
去年5月以来,云南昆明正式托管磨憨,成为全国唯一有“边境线”的省会城市。这种独具特色的托管模式,以“两头”带“中间”,汇聚沿线州市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自托管以来,进出口货物总量566.69万吨,总额433.38亿元人民币。专家认为,这是云南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创新之举。
昆明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2月4日开幕。昆明市市长刘佳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称,2023年,昆明将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力争跨境电商贸易额达25亿元(人民币,下同)。
显示 8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