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近期在丹麦、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多国举办“投资中国”圆桌会。参与圆桌讨论的各国商界人士仍看好中国的投资前景,同时直言中国在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中国欧盟商会天津分会主席克里斯托夫·施伦普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洲企业重视中国市场在企业战略布局中的地位,持续在中国市场增资扩产,期待与中国伙伴共享合作机会和巨大商机。
减少日常开销,拼车出行;超市出现面粉、食用油“抢购潮”……欧盟对俄制裁触及能源领域,对正经受新冠疫情影响的欧洲企业和家庭来说如同雪上加霜。
记者10日从商务部获悉,商务部9日在京召开欧洲企业座谈会,9家欧洲企业代表参会。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主持会议并表示,欢迎欧洲企业继续加大来华投资,为深化双边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2022年下半年,欧洲企业信心跌入谷底。由于能源价格突破纪录和需求放缓,该地区三分之一的大型工业企业预计将停止或缩减在欧盟的业务。
AfCFTA为非洲大陆加强内部贸易开辟了新的机会,也为欧洲,特别是德国公司开辟了新机遇。
欧洲巨头纷纷抗拒美国与中国“脱钩”之举。最新事态发展包括:巴斯夫公司在湛江的新一体化基地投产,ABB公司在上海的最先进机器人工厂处于调试最后阶段。在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之际,这些欧洲公司的大笔新投资与美国逆势而行。
中国贸促会29日公布的调研结果显示,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保持强大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有80%以上的在华欧洲企业维持或扩大了生产业务规模。
凭借其2030年目标和新政策框架,欧盟旨在赶上上一代数字技术,并确保不会错过下一波转型变革浪潮。否则,欧洲将进一步落后于其经济竞争对手。本文概述了新政策框架可以优化的几个领域,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建议。
近日,外媒“现代外交”网站刊文指出,中欧投资协定是历史性的贸易投资协定,开启了欧洲与庞大的中国市场之间的新丝绸之路。该协定和此前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共同构成国际经济贸易版图中的重要板块。
中国欧盟商会组织30余家重点企业的70余名代表到海南实地对接海南自贸港。前来考察的欧洲企业代表纷纷看好海南自贸港投资前景,希望尽快促成与海南的合作。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欧班列开行数量逆势增长,截至7月份已连续3个月开行超千列,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两位数增长,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稳定全球供应链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中欧班列成为后疫情时代中欧经贸往来日益密切的缩影。
越南欧洲商会(EuroCham)表示,欧洲企业领导对越南投资营商环境的信心日益提升。
9日,据能源市场调查企业SNE Research透露,LG化学今年上半年电池使用量占有率为10.5%,在全球市场上首次排名第一。
中国柴油发动机领军企业潍柴动力15日在济南分别与德国欧德思公司、奥地利威迪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两家企业进行战略重组。
许多人认为,总部位于欧盟的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缺乏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为欧洲的合并控制应该变得宽松一些。作者认为,解决国家补贴问题的防御工具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但放松合并控制可能不是答案。
当今的国际商业环境比以往几十年更难预测和更具波动性,且涉及更多政治因素。尽管管理者越发意识到地缘政治与他们的活动有关,但对许多企业而言,这种见解尚未导致其行为发生变化。为了能够在更加不确定、动荡和政治化的国际环境中运作,欧洲企业必须提升积极响应并扩大地缘政治意识。
中国欧盟商会7日在京发布《中国制造2025:产业政策对弈市场力量》最新研究报告,分析《中国制造2025》这一规划对中国经济及其国家关系的影响,建议欧洲企业结合中国产业升级进程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显示 1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