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策报告评估了《武器贸易条约》的五个主要方面:范围、其禁令的应用和风险评估标准、流程和论坛、普遍化的提升以及对各国实施条约的支持。报告阐述了一系列政策选择,以进一步加强条约的这些方面,并提出了为推动进一步实施而采用、讨论和完善的想法。
《武器贸易条约》于2014年生效,是控制国际武器转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文分析了《武器贸易条约》的风险评估标准,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该领域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提供国际援助是有效实施《武器贸易条约》的关键。援助工具包括条约自身的自愿信托基金、联合国和欧盟建立的机制以及其他国际和区域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努力。捐助者、执行者和《武器贸易条约》缔约国应反思援助工具在改进条约实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武器贸易条约》缔约国对范围条款的执行情况,以及在缔约国会议(CSP)框架内支持条约实施方面与范围相关的努力。
2013年通过的《武器贸易条约》有许多附属流程和论坛,旨在促进缔约国有效执行条约并促使其进一步普遍化。为了有效运作,这些流程和论坛的设计和运作方式需要反映《武器贸易条约》作为具有核心人道主义目标的贸易条约的独特地位。
《武器贸易条约》通过8年后,该条约的普遍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势头有所减弱,且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而恶化,但《武器贸易条约》的110个缔约国继续参与该条约,还有其他几个国家表示有兴趣或有意加入。在各种国际论坛和双边交往中,《武器贸易条约》的普遍化应成为所有缔约国的优先事项。
17日至21日,《武器贸易条约》第六次缔约国大会由于新冠疫情原因通过书面方式召开。中国首次以缔约国身份与会并提交书面发言。
《武器贸易条约》(ATT)是首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工具,用于建立监管传统武器贸易的国家标准和防止非法贸易。鉴于东亚和东南亚区域各国对《武器贸易条约》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将数据库扩大到东亚和东南亚尤其重要。
显示 8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