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的气候议程将到达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本文评估了迄今为止欧盟氢能外交的关键要素,并围绕其国内层面的四个方面和国际层面的另外四个方面提出了一条现实、灵活的替代途径,以协调全球脱碳和经济发展与欧洲工业竞争力和能源供应安全。
中国将带着履行其气候承诺的雄心出席在迪拜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但无意屈服于它认为的外部压力,比如一些要求北京提前实现目标的声音。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认为,全球气候目标只有通过与中国合作才能实现。
本文评估了中国、印度和越南这三个亚洲国家如何将国家自主贡献中国际气候目标转化为国家气候变化相关交通运输战略和政策。
中国大型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等公司推出的新型电动汽车将“继续支持新西兰向电动汽车转变”。
热能价格飙升可能会导致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显著减少。政府不仅需要提供短期救济方案,还需要利用这一势头采取长期措施,例如增加对节能建筑改造的投资和推广,特别是对那些能效最低的建筑,并对采暖行业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进行投资,从而使建筑更加节能。
国家自主贡献对于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C和增强气候抵御能力的全球努力至关重要。实施国家自主贡献将需要迅速增加资金流动,以支持气候目标。发展中国家尤其迫切需要资金。
作为全球气候行动的领导者,印度有责任带着更强大的国家自主贡献参加第27次缔约方大会,让世界走上控制升温幅度在1.5℃的道路。印度将如何有效地加速进度?印度国内政策决定和公共支出如何与其全球气候承诺协调一致?展望未来,印度需要采用哪些结构和概念框架来实现其气候承诺?
印度目前是世界上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仅次于中国和美国,而且印度人口、经济和能源消费将持续增长。因此,探索印度低碳发展路径对于实现全球脱碳目标至关重要。印度已承诺,通过国家自主贡献,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林业部门其他相关目标,到2030年将国内生产总值排放强度较2005年水平降低33%至35%。
世界各国领导人齐聚格拉斯哥,共同对抗全球变暖。正如欧盟新气候变化提案所强调的那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区别责任”的方法,可能会导致一些国家呼吁保护本国免受没有采取同样严厉脱碳措施出口商“不公平”竞争影响。美国和中国如何行动至关重要。
作为氢研究领域的先进国家,德国希望成为绿色氢技术的领导者和出口国。德国希望继续保持能源进口国地位,并正在建立国际伙伴关系,以确保未来氢供应。
202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警告称,目前趋势不足以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温室气体排放差距报告》指出,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摄氏度以上,远远超过《巴黎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的目标,这将给全球民众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提出一个重要的代际公正问题,因为青年将首当其冲承受气候危机的影响。
在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美国总统拜登主持一场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强调美国重回有关气候政策的游戏中,并鼓励其他国家拿出更大的气候雄心。上台刚刚百余天,拜登已基本就他的气候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摊牌。最大的问题是,他能否在这一核心议题上克服政治挑战。
未来数十年,中国的排放路径可能是决定《巴黎协定》中气候目标能否实现的最大因素。这是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在不断增长,其碳强度取决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本报告研究了为满足气候目标而必须减少全球化石燃料生产这一问题。尽管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但它们很少成为国际气候政策和谈判的主题。本报告旨在扩大讨论范围,并针对世界距离符合全球气候目标的生产水平有多远,提供一种评估指标。
多数政治领导人在继续推动《巴黎协定》设定的雄心勃勃的目标,正如最近在大阪举行的G20会议所看到的那样。然而,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对比是造成政治危机的一个因素。西方民主国家激进的生态思想日益受欢迎可能是这种危机的早期迹象。
德国总理默克尔19日表示,碳定价是德国实现2030年气候目标的最有效途径,相关政策同时还需要考虑社会平衡。
碳中和的未来将需要对欧盟经济和社会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欧盟2021-2027多年度财务框架(MFF)可发挥重要作用:欧盟预算支持对实现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的领域的区域发展和研究,包括运输、能源和农业。
“中国在实现自身气候目标的投入上让我印象深刻,中国已经提前3年完成了2020年相关目标。”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