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迈德来自伊拉克,得知自己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荣誉奖章”,他格外兴奋。“我知道这份荣誉是表彰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的,我很荣幸能成为其中一员。”
受本轮疫情影响,长三角“包邮区”物流压力增大,尤其是对外贸大省江苏而言,国际物流保通保畅至关重要。记者近日在江苏太仓港、南京禄口机场等地采访发现,口岸地区精准发力,畅通水路、空运等通道,努力维护国际物流链稳定。
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涵盖全球约30%的经济体量和贸易总额,标志着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落地。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发布2021年度全省1000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领先主体、500个农产品质量追溯网红产品、100家日常监管先进乡镇监管站名录。
记者从20日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了解到,江苏今年将支持5000家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澳门江苏周开幕式暨第十一届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9日在澳门举行。开幕式上,江苏、澳门两地政府签署了“十四五”期间苏澳重点领域合作框架协议。
4日,记者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有力有序推动该省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指导意见》,从任务目标、职能分工等方面对江苏绿色金融发展作出科学、系统规划。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三年来已取得重大成果,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自1995年对口支援西藏拉萨以来,江苏省累计选派10批877名干部人才,投入财政资金61.3亿元,实施援藏项目657个,构建起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援藏新格局。
记者7日从江苏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出台《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保障经济加快恢复的若干政策措施》,从财税、金融、用工等10个方面出台30条政策,助力企业渡难关。
位于“一带一路”倡议交会点的经济大省江苏,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比较优势,全面对接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17年已有苏州、南京、连云港等5条国际班列贯通“新丝路”,国际班列进出口货运量均大幅增长。
6月7日,“西港特区”迎来了“百家企业入园”庆典活动。这既是西港特区发展的重大节点,也是西港建设者8年辛勤耕耘的硕果。西港特区,这座中柬友谊之城,已被点赞为“一带一路”上合作共赢的样板。
2022年,江苏省RCEP签证出口货值483.44亿元,居全国首位。南京海关和江苏省贸促会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4.78万份。
2023年南京市重大招商项目签约活动4日举行,中电建华东区域总部、一鲨科技总部项目等61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超800亿元,为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复苏动能。
江苏与欧盟经贸往来密切,合作结构不断优化,呈现出强大的韧性、活力和潜力。据南京海关统计,去年江苏对欧盟进出口8324.3亿元、同比增长8.6%,欧盟成为江苏最大的进出口贸易伙伴。
频繁接洽、订单排满……新年伊始,春节临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大批敢闯敢干的外贸企业一派繁忙景象,显示出江苏外向型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大势。
2022年11月29日,在长长的汽笛声中,一列满载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抗疫物资、建筑材料等100个标箱的中欧班列从连云港中哈物流基地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驶向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
1月15日,从正在召开的江苏省两会上获知,2022年,江苏省实际使用外资达304亿美元、增长5%左右,规模继续保持中国首位。
据南京海关统计,2022年,江苏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973列、搭载标箱14.21万箱,同比分别增长9.6%、11.5%,均创历史新高。
南京海关1月9日发布消息,2022年,江苏中欧(亚)班列共开行1973列、搭载标箱14.21万箱,同比分别增长9.6%、11.5%,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显示 428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