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讨有关治理碳去除技术方法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出现挑战的潜在途径,并探讨现有国际机构和进程在解决问题方面可能发挥的作用。
人工智能对于东盟建设数字经济和社会的目标至关重要,因此,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参与建立治理框架,可能有助于该地区更好地规划将于2024年发布的《东盟人工智能治理和道德指南》。
近年来沙尘暴的严重程度、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着眼于发展天基互联网架构所面临挑战,以及现有联合国太空治理条约和地面互联网治理如何有助于减轻这些风险。
本文简要概述和评估了在全球数据传输生态系统中实现更大政策一致性的多边努力。
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原则,如公平、问责制和透明度,应通过持续多利益攸关方对话来实现,因为这些原则受到不断变化地理、部门和道德背景影响。
G7可以提供一个论坛,鼓励制定和采用国际公认人工智能标准,并就关键原则进行协调,以促进在监管框架中采用这些标准。
标准制定还没有渗透到数字服务领域。本文阐述了为什么标准制定是社交媒体治理超越现状的最可行方法。
本报告试图强调前瞻性和多学科的辩论,以重新思考面对复杂危机情景的国际合作。作者认为,应促进更广泛的政策对话,朝着多层面、多部门和综合性方法迈进,更有效地解决气候变化、移民和不安全之间的关系。
生物技术的好处对全世界来说是切实而明显的。然而,生物技术进步也存在风险。政府、科学家和其他利益攸关方应优先关注形成规范治理机制。
世界各国政府正忙于提出、完善和通过管理人工智能法律。标准组织同样也在为技术开发和使用制定指导方针。
中国正在实施限制“深度伪造”的新规定。针对深度合成工具和算法的新规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将考验北京管理一系列快速发展的新技术的能力。这些新技术正在困扰世界各国的监管机构。
欧盟委员会26日通过多项提案,建议制定更严格的法规治理空气和水污染,力争到2050年实现零污染。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推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速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过去10年里,外层空间见证显著变化。许多变化——从参与者数量和多样性到空间安全优势,再到新技术的出现——让空间治理面临的挑战越发严峻。
数字技术和大数据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关系,并随之改变了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具有这些特征的经济对国内经济和社会政策以及国际关系都有影响。
2021年“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将于11月9日至10日在中国三亚举办。
人们进入了一个数字识别工具无处不在的数字世界。在日常生活中,阐明这些系统运行的规范和规则变得越来越重要。隐私和数据保护法律是基础性的,但还不够。需要确定具体治理框架,超越ID技术配置。
自动化为更好的治理提供了机会。正如自动化可以提高决策速度和规模一样,它也可以实现完整形式的监督、透明和执行。要实现这一远景,开发人员需要接受一个事实,即仅仅将流程体现在规则中是不够的,必须转向整个系统和伴随的社会技术控制结构。
一些西方国家对全球化的质疑日益高涨,但从许多方面看,全球化与技术一样,是价值中立的。全球化的问题更多是由糟糕的治理方式导致的。
显示 55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