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一时间,数字人民币再次引发热议。
固镇县仲兴司法所、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矛盾隐患排查,及时调处各类纠纷,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多名业内人士6日表示,随着我国一系列扩大开放政策深入实施,中外企业之间的经贸合作稳步增长,对相关法律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需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和法制建设,为企业更好地开展经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很可能将改变世界经济的格局,推动许多国家的发展;无疑,它也将为国际承包商、顾问和专家带来机遇。不过,在他们参与“一带一路”的热情之下,参与各方不应忽视达成合理契约的必要性,其中适当的法律和争议解决规定不可或缺。尽管“一带一路”倡议拥有通过增进贸易往来和深化经济纽带促进经济增长和繁荣的潜力,然而,它也会带来一系列商业合同和合同执行方面的挑战。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海外基础设施项目成为这一轮海外投资的热点。海外基础设施项目通常具有时间跨度长、资金需求量大、投融资结构复杂、对建造/运营水平要求高、参与方众多且各有不同利益诉求等特点,如何在启动项目之前就做到“知己知彼”?如何准确识别项目的主要风险?如何将风险分配原则合理、有效地落实在项目协议中?
打造区域性国际商事纠纷解决中心,吸引更多涉“一带一路”纠纷当事人到中国化解纠纷,需要深化改革,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平台,以充分发挥调解、仲裁和诉讼的特色和优势,满足当事人的多元需求。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范围取得重大进展,并将继续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增添活力,成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合作典范。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法律保障体系的完善是一项重要事业,其建立及实施需要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配合、互相衔接的顶层设计。
7月14日由国资委政策法规局、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法律保障研讨会上,记者获悉,多部门正在酝酿“一带一路”法律保障系列新政,其中,国资委将研究起草央企合规管理工作指引,外交部正在建设面向公众的条约数据库,最高人民法院将重点研究完善“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商务部则正在推动多个区域贸易规则谈判。
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关于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同时解决涉自贸试验区司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