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浦东新区国际经济组织活动月”在浦东新区前滩启动。开幕式上,受主办方委托,中国经济信息社发布《前滩国际经济组织发展报告》,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浦东新区推进“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行动方案》于近日正式发布。
8月1日,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获悉,上海自贸区“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中亚分中心7月31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成立。
记者22日从上海市浦东新区获悉,浦东新区企业复工复产持续推进,截至目前,在生产重点企业已超1100家,在厂总人数约13.8万人。
2022年,浦东新区将加快打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保持在45%以上。
10日,上海海关、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新一轮合作备忘录,三方将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进一步构筑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和临港新片区的高质量发展优势。
2022年新年伊始,《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建设规定》正式施行,让浦东新区法规更加丰富。
国际机器人行业巨头ABB新建的机器人超级工厂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投产,这成为ABB全球规模最大的机器人研发、生产和应用基地。业内人士分析称,机器人已成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成为全球产业技术升级的战略必争领域。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将促进制造业等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速。
23日,在浦东新区召开的《浦东新区人工智能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新闻通气会上,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副主任夏玉忠介绍,浦东新区以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赋能百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正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上海浦东新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又有新动作,这对在沪外企相关工作开展将有一定影响。浦东新区政府近日提出,“十四五”期间将以“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替换原来的“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推动引领区的知识产权工作从“量”向“质”不断转变。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国共产党新百年历史起点上的重要举措,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我国高水平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布局,为全面提升浦东吸引力和影响力注入了强劲动力。
日前公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
海关总署出台15项措施,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很快将出台综合性意见,推动浦东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探索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
创业期的外国人才可以办理工作许可,为创新创业营造更好环境;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在华永久居留事权从市级下放到区级,为其永居提供便利条件;外籍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全球人才将体验到国际高标准的金融服务……以浦东新区为“试验田”,上海最新出台多项创新人才措施,面向全球发出人才“英雄帖”。
VR安全行走交互体验、VR多场景虚拟灭火、安全帽撞击体验……这里并不是游戏厅,而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一个在建项目工地。“智慧工地”长啥样?一起跟着镜头看看“黑科技”如何保障施工安全。记者:吴霞 编辑:李恒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月25日,一场“云签约”仪式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21个外资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7亿美元,浦东新区实现了今年引进外资“开门红”。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7月1日与浦东新区政府签约,向后者下放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和留学回国人员落户审批权,这使得上海成为国内第一个向部分城区下放户籍审批权的直辖市和超大城市。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