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美国将印度视为遏制中国的重要堡垒,并且支持印度在印度洋区域发挥领导作用,但其言与行之间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美国需要接纳印度的战略欲望。为了实现一个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美国应该在印度洋区域赋予印度主导地位,以换取印度在东南亚和其他地区为美国提供支持。
印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海洋作为大国竞争战略领域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同时它也反映出澳大利亚作为占据太平洋和印度洋南部中间地带的广阔陆地这一独特地理位置。这一概念的出现,使印度洋得以纳入澳大利亚外交和国防政策规划。
近年来,海洋领域已成为欧盟与印度互动的关键领域之一。海洋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很多行动者反思他们在公海安全和治理方面的政策。在此背景下,本政策简报旨在分析欧盟和印度在印度洋地区连通性方面不断演变的政策方法如何影响潜在的海上合作和倡议,以及在这种变化的政策背景下,经济和安全合作有哪些潜在途径。
西印度洋连接着北美、欧洲和亚洲,具有全球战略重要性。近年来,西印度洋丰富的自然资源让印度等国对该地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印度的大部分政治注意力都集中在东印度洋地区,但是印度现已开始更多地关注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交汇的西部地区的海上安全。
大多数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国家依靠海上运输来进行国际贸易。因此,更加牢固的海上联系对于南亚次区域实现经济增长潜力至关重要。加强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国家之间的合作对巩固海上联系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各国的海事部门,确定了关键挑战,并给出了克服这些挑战的协作计划。
澳大利亚旨在与印度建立更深层次的海上关系,作为制衡中国的平衡力量。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希望避免挑衅,卷入中美之间的对峙。印澳两国有很多机会增加海上合作。例如,联合勘探工作可以支持印澳两国的稳定增长。然而,印澳两国关于安全合作的不同天性,以及其不愿刺激中国的意愿是它们深化海上合作的主要障碍。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缺乏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来发展自身利益。印度最近与法国达成的《联合战略合作愿景》承诺将改变这一状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29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珠海市委书记郭元强在致辞中说,珠海市将继续联手港澳台和周边地区,力争成为“一带一路”海上合作的战略支点。
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习近平极重视“一带一路”,在各种重大场合反复谈及。在政策层面,从国家到部委一份份关于“一带一路”的方案、规划、意见等也密集出台。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海洋局日前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首次系统提出中国政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的思路和蓝图,围绕一个愿景、遵循一条主线、共建三个通道、共走五条道路。
为进一步与沿线国加强战略对接与共同行动,推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蓝色伙伴关系,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实现人海和谐、共同发展,共同增进海洋福祉,共筑和繁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海洋局特制定并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是自2015年3月28日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来,中国政府首次就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提出中国方案,也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领导人成果之一。
显示 12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