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0.4%,延续回暖势头。专家指出,从出口结构看,6月份我国六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全部回升,显示出口触底回升趋势已明朗。
8月7日上午,海关总署对外公布了前7个月外贸数据。数据显示,1—7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16万亿元人民币,7月当月我国外贸进口、出口继续保持双双正增长。
自7月1日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做出新的调整以来,海南免税购物掀起了一股热潮。海关总署今日发布数据显示,7月1日至27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22.19亿元、购物旅客28.1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34.19%、42.71%;环比分别增长45.51%、12.63%。
7月1日0时2分,天津津贸通供应链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家具顺利放行,标志着天津海关圆满完成全国首批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工作。首批参与出口试点的企业6家,目的国涵盖德国、韩国、美国等国家。
为规范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的监管,海关总署昨天对外公布了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监管办法》,自2020年7月10日起施行。
海关总署企业管理和稽查司副司长林少滨6月30日说,海关总署将很快对本次加工贸易(包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加工贸易企业)内销集中征税具体办理手续发布公告,明确具体海关监管要求,让广大加工贸易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与前4个月持平。
海关总署13日发布《关于进口美国大麦植物检疫要求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称,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允许符合相关要求的美国大麦进口。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显示,继一季度同比出现两位数下滑后,中国货物贸易出口在4月份迎来8.2%的恢复性增长。从前4个月整体来看,中国外贸进出口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个百分点,呈现回升迹象。
据海关总署网站消息,海关统计,3月1日至4月30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712亿元。包括:口罩278亿只,防护服1.3亿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7341万人份,红外测温仪1257万件,呼吸机4.91万台,病员监护仪12.4万台,护目镜4363万副,外科手套8.54亿双。
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一季度,海关注册报关单位(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企业)新增39442家。其中,3月份新增26709家,占一季度注册企业总数的67.72%,同比增长53.12%,比2019年最高单月注册数量(17769家)增长50.31%。
海关总署27日发布公告,通报六家企业违法违规出口医疗物资。这是海关总署近期第三次发布此类公告。
海关总署4月21日通报了十起2019年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海关关注的重点,多地海关查办了一系列输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侵权货物典型案例。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5日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3月1日以来,海关总署共验放出口主要疫情防控物资价值102亿元。为保障疫情防控物资有序通关,海关总署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强化医疗物资出口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等出口医疗物资,严格凭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验放;支持企业通过电子方式提交相关证明;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坚决查处防疫商品侵权行为;对于出口伪报瞒报、夹藏夹带、以假充真、不合格冒充合格等违法行为依法实施严厉打击。同时,海关还积极通过12360海关热线等多种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有资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通关服务,为医疗物资有序出口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
4月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司长金海表示,通过12360海关热线等多种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有资质的企业提供更好的通关服务,为医疗物资有序出口营造良好的通关环境,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抗击疫情。
海关总署3月31日对外发布,截至3月24日,这一部门今年共新批准997家肉类企业在华注册,其中,猪肉企业450家。
显示 211 条中的 121 到 1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