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里求斯东岸费耶斯角附近一处海域,有一块由中国企业和毛里求斯环保组织共同打造的珊瑚苗圃。这里培育着从各处收集的珊瑚碎片,成功长大的珊瑚会被移植到出现退化的珊瑚礁群中,实现海底“植树造林”。
来自全球各地的经验证据表明,包容和参与、问责制和法治,以及透明度和对腐败和犯罪的控制,可以提高海洋和海岸防护工作的有效性,并有助于促进渔业的可持续性。
目前,海洋中约有150万吨塑料垃圾,这些垃圾不断碎片化,大部分已经分解成有害且无法控制的微塑料。根据最新预测,到2050年,塑料产量将增加2倍。鉴于此,人们必须展开行动,缓解塑料污染,否则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将比鱼还多。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海洋并确保海洋不受有害塑料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公海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碳汇。不幸的是,在国际减缓气候变化或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中,海洋,特别是公海被忽视了。有信号表明,海洋保护有望在今后的国际气候法和政策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由于与亚洲两大洋相连,印太地区对海洋从业者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但是,若想让各国普遍认可它是我们宏观海洋区域的正确框架,我们必须让各国相信,印太地区不只是大国实施海上战略的地缘政治棋盘。
海洋环境面临着塑料污染、对海洋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以及非法、未经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IUU)的威胁。海洋对东南亚国家和人民至关重要,因此,该地区不能让海洋环境继续恶化。
海洋每年为全球经济贡献1.5万亿美元,保障了世界上10%-12%人口的生活。此外,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即其对遏制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提供了以自然为本的未开发的气候解决方案。
美国进步研究中心近日发表由梅拉妮·哈特等学者撰写的专题报告《蓝色未来:探寻美中海洋合作机遇》指出为推进海洋保护,美中两国必须认识到彼此的共同点并且相互学习对方经验,两国需要进行更多交流以找出双方在海洋保护方面的利益交汇与分歧点,以及在近期、中期、远期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在海洋资源的未来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两国都严重依赖公海上共享的全球海洋公地,且依赖于对附近水域的使用。为了推进海洋保护工作,中美两国必须认识到彼此的相似之处,学习彼此的经验。两国之间的真正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以便减轻世界海洋面临的威胁。
2012年澳大利亚率先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以保护重要栖息地,平衡海洋保护与产业问题。有大量证据表明海洋公园为渔业带来了溢出效益,生物多样性对海洋整体的生产力至关重要。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