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冰箱搭载语音识别功能,为不同食材“量身定制”保鲜模式;新一代破壁机做完饮品后,能自动清洗、一键除菌……2021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25日在上海闭幕,兼具颜值与气质的家电产品吸引了消费者和客商的目光。
贵州省将于9月9日至12日举办第十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线上活动,为酒业助力消费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平台。
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经济数据。 随着各国对疫情的适应,世界经济在逐渐复苏,我国经济也在稳步改善。7月餐饮出行等消费继续回暖,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维持回升态势,汽车消费单月大增,海外需求有所改善等,这些推动7月各项经济数据的修复。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党会30日说,优质出口产品转内销会进一步丰富国内市场供给,精准对接需求,带动消费升级。
2020第三届北京(国际)房车旅游文化博览会将于3月12日至15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办。本次博览会旨在传播房车文化,促进消费升级,丰富群众休闲生活。
30日,“游粤印记·广东文旅护照”项目启动。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塔、珠江红船夜游、广州陈家祠等10个知名文旅目的地入选首批“打卡点”。
今年以来,北京市出台多项政策措施,鼓励传统企业促消费、鼓励网络零售、促进首店和旗舰店发展等,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品质,促进消费增长,一系列新的消费场景、业态应运而生。
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在即。谈到20年来的变化,甄文静感触颇深:“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社会太平安稳,有越来越多的内地游客到访澳门。”她从事的食品行业,也享受了澳门背靠祖国的发展红利。
阿里巴巴、拼多多、美团、亚马逊等大型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福建商博会论坛及采购推介活动,寻求与福建企业的合作商机。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批好吃、好玩、好用的展品受到观众和采购商的关注,进博会成为观察国人消费升级的重要窗口。
第二届进博会将新设消费品新品专区,通过有效满足消费需求,推动国内消费升级,促进企业发展。
在菲律宾的手机卖场里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顾客通过捷信集团在当地提供的分期贷款服务,购买OPPO手机。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这样的多方共赢越来越多。捷信集团董事长依西·施梅兹说,共建“一带一路”给各国企业发展提供机遇,他们愿意与更多中国伙伴开展紧密合作。
“智荟中欧2019”第五届欧洲论坛5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论坛以“中德新舞步:消费升级与技术革命”为主题,来自中德两国政界、商界、学界的300余名专业人士共同探寻两国在消费市场及零售领域的商业变革之路,探讨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两国在技术创新、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新机遇。
10部门29日对外发布《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推出24条稳消费、扩消费具体举措。
国庆黄金周已出炉的一些消费数据显示,更讲品质、更重体验、更有个性,正成为消费升级新趋向。这个假期,各地品质高、口碑好的老字号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江苏扬州,冶春、富春等老字号茶社每天接待近8000人,创下近两年国庆黄金周新高,不少茶社都延长了经营时间,并在等候区安排了地方特色的戏曲、民俗活动。
购买生鲜,是时下流行的消费选择。如何“保鲜”,则是令人头疼的事情。瞄准这个痛点,今年以来我国的冷链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大笔资本涌入,布局从冷链仓库、干线运输到城市末端配送的各个环节,为消费升级和生鲜电商提供“保鲜”方案。
中国在线旅行服务公司携程旅游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孙洁24日在达沃斯年会上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令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保持对外开放,主动融入世界,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起到推动作用。
第112届广交会一期19日落下帷幕。多重迹象显示,在这届广交会上,创新活力十足的我国外贸企业不仅继续在全球市场上斩关夺隘,由它们锻造的“中国制造”还成为满足国内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生力量。
当传统的实体店纷纷“触网”之后,电商在价格和渠道方面的优势不再。消费升级的趋势下,电商需要迈出“二次创新”的步伐,积极布局线下零售店,通过自身在大数据、智能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引领零售行业的变革,完成对人们个性化需求的全面满足。
为促进消费需求扩大和消费升级,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孙继文日前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商务部将以内贸流通扩大消费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做好“优商品、通商路、减商负、立商信”四方面工作。其中,“减商负”因意在着力降低流通成本而备受各界关注。
显示 41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