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人们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市场出现了哪些新特点新趋势?如何进一步培育新型消费、增强消费动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据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消息,今年1-2月,内蒙古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达2.1万例,带动消费31亿元。以旧换新活动有效刺激汽车市场消费,为内蒙古一季度消费市场“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消费市场充满活力,消费者对新科技、新产品的接受程度高,不断引导我们发掘更多合作领域。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佳通轮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应毅表示。
不断扩大老年群体正促使一些跨国公司和本土公司重新考虑在中国的长期增长机会,调整产品和营销策略,以争取老年客户。
国家邮政局5日称,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200亿件大关,创历史新高,“展示出中国消费市场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给中国的电商巨头们带来了好消息。
假日消费焕新,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活力;1.06亿人次出游,文旅行业复苏强劲;多地纷纷点亮“夜经济”,激活消费新空间……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国内餐饮、零售、旅游等市场人气旺盛,消费活力加速释放。
虽然中国和印度的消费者阶层存在差异,但未来十年两国都将在全球消费市场上发挥重大作用。到2030年,预计中国和印度将总共增加5亿多新消费者,年消费支出将增加约9万亿美元。
如今全球一半以上消费者生活在亚洲,其中,中国和印度增长势头最为强劲。这两个国家现在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全球消费阶层三分之一,占全球消费支出约四分之一。
记者20日从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将于7月25日至30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的2022年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墨镜、遮阳帽,搭配休闲短裤或短裙,一批批穿着夏装的游客陆续走出三亚凤凰国际机场。随着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取消,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三亚登上各大航旅出行平台热搜榜,旅游消费市场持续回暖。
2022年三四月份,长沙出现一轮由输入病例引发的疫情,原本“五味烹调、三鲜蒸炸”的“烟火气”受到抑制。疫情控制之后,长沙立即推出一系列促消费举措。
随着更多居民响应号召就地过年、对新消费趋势接受程度更高的年轻消费者成为家里“掌勺人”,年夜饭预制菜成了市场的新热点。
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3开年以来,国内消费复苏脚步加快,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暖”意十足。各地各部门乘势而上,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老字号汤圆创新“中西混搭”满足年轻人的尝新味蕾,文化地标内非遗项目传承人与三代同堂的游客互动,各地赏花灯、猜灯谜、坐游船等活动精彩纷呈……紧接春节假期的“开门红”,元宵节各地餐饮、文化、旅游等消费场景火热持续,印证2023年消费复苏的潜力和活力。
海淘网购订单不断,企业生产繁忙,海关轮班值守;枢纽动能提速,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制度创新引领,持续塑造开放新优势……新年伊始,内陆经济大省河南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向前。
随着兔年新春佳节临近和海南冬季旅游旺季的到来,海南离岛免税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近日,多家离岛免税店开展新春营销、新春游园等活动吸引游客,不少专柜门前排起长队。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升温,乐观情绪正在回归中国经济。中国的投资者情绪正在大幅改善,自去年末官方宣布结束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来,市场经历了一轮牛市。
2022年,北京海关共为137家企业签发RCEP证书4304份,货值2.45亿美元,预估为企业降税1600万元(人民币,下同)。
元旦假期,安徽合肥蜀山区市场活力不断迸发,各大商业街区和重点商圈销售回暖。据统计,元旦假日期间,实现销售额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全区16家大型综合体客流量190万人次。
大街小巷烟火气升腾,餐饮旅游消费回暖,电影市场加快复苏……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各地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市场人气渐旺,暖意渐浓。
显示 8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