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14日发布的2021年端午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端午假期三天(6月12日至14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8913.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94.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98.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94.3亿元,同比增长139.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4.8%。
56834亿,这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我国居民在粮油、食品、饮料以及餐饮消费额的总和。2020年,中国在遭遇新冠疫情的情况下,经济发展仍然取得了正增长,内需消费起到了经济发展稳定器和促进经济复苏重要引擎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8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介绍了2021年4月我国消费市场情况。
记者19日从商务部获悉,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2万亿元,同比增长33.9%,比2019年同期增长8.5%,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86%。其中,3月份同比增长34.2%,比2019年同期增长12.9%。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持续显现,工业、出口较快增长,投资、消费稳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据商务部官网消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呈现恢复性增长,实现良好开局。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表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万亿元,同比增长33.8%,比2019年同期增长6.4%。
德国市场研究机构捷孚凯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反映德国消费者信心的3项指标均环比上升。
牛年春节期间,合肥市蜀山区消费市场“牛劲”十足,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此外,“就地过年”也为旅游业添了一把“火”,随着天气转暖,蜀山区各大景点人气爆棚,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
就地过年,消费市场有多火?上海市商务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期间,390家零售重点样本企业同比增长1.2倍,107家餐饮样本企业同比增长79.0%。
今年春节黄金周,面对疫情防控和就地过年的新形势新情况,全国消费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新变化。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11日至17日,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8210亿元。
1月1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2020年12月,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复苏回升,消费需求稳步扩大。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降幅收窄至2%以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创历史新高,报废机动车回收数量实现正增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日前就2020年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情况进行了介绍。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继续朝回稳向好方向发展。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三季度以来,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回暖之势,在线旅企的业绩也随之向好。近日,来自同程艺龙、携程、途牛等在线旅游企业的捷报频传,为寒冬带来一股暖流,令行业振奋。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扎实推进,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消费复苏的政策举措持续见效,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继续朝回稳向好方向发展。
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受益多项稳经济促消费政策措施,新疆餐饮、住宿、商场等服务行业逐步回暖,市场主体信心不断增强。
“十一”黄金周历来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首个“十一”黄金周,中国消费市场明显复苏,旅游出行、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均呈现繁荣景象。外媒报道称,黄金周经济火热既体现中国抗疫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也向世界传递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清晰信号。
国家税务总局9日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我国居民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国内消费市场强劲复苏。
记者20日从商务部获悉:今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2万亿元,环比增长0.85%,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累计收窄19.4个百分点,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5万亿元,同比下降9.9%,降幅比1-6月收窄1.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呈现持续回升向好态势。
佐科维总统8月14日在雅加达国会与人协大厦向国会、人协与地方代表理事会联合大会上发表国情咨文与国家财政报告时表示,印尼政府预定2021年度的全国经济市场平均增长率指标为4.5%至5.5%。
中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工商界人士认为,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中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更加充满信心。
显示 82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