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势之下,世界各国纷纷助推“绿色航运”,开辟“绿色商机”。但与此同时,航运业脱碳仍面临多重阻力,需国际社会群策群力。
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国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匈牙利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近日正式启动投运,项目并网运行后预计每年可发电1.3亿度,节约4.5万吨标准煤,减少1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今年3月22日,浙江省光伏发电功率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意味着该时刻全省超1/7的用电功率由太阳能提供。在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过程中,浙江瞄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通过探索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区域发展提供绿色、清洁动能。
20日,以“智能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智构新格局”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本次大会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就是“赋能”。很多展台的展示不再追求新奇特的“黑科技”,取而代之的是已深度融合了工业制造、绿色能源、港口交通、养老服务、金融等行业的智慧成果。
清洁能源作为绿色低碳能源,是中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尽管存储容量限制和高成本一直是扩大电池使用量的主要障碍,但近年来的技术进步以及可再生能源和电池容量的成本降低带来了可观的新潜力。一个重要突破是大型电站级电池储能系统,该系统可以在商业基础上存储来自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的大量能量。
白鹤滩水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系列科研攻关和技术管理创新,彰显了我国完备的产业链在锻造大国重器、建设超级工程中的优势,把我国水电设计水平、施工能力、重大装备制造能力、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记者从国家管网集团了解到,我国首条直通雄安新区的清洁能源“大动脉”——国家管网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项目一期工程于4月13日开工。
12日,随着射阳龙源H2海上风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江苏盐城市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004.76万千瓦。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欧盟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不仅是改变欧洲大陆能源、消费者和旅行习惯的革命性举措。它还要求欧洲外交政策和外交关系发生结构性变化。如今,欧盟能源构成中有约70%仍以化石燃料为基础,可再生能源的贡献率还不到15%。如果欧洲绿色协议获得成功,这种情况将在未来30年内完全改变。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中国成为全球主要排放国里首个设定碳中和目标期限的发展中国家,这也是中国在《巴黎协定》承诺的基础上,在碳排放达峰时间和长期碳中和问题上设立的更高目标。目标之下,电力行业的清洁化进程加速推进,成为碳中和的“胜负手”。
本文追溯过去15年清洁能源生产和贸易历史,重点关注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本文记录了各国政府如何帮助开发这些技术,以及这些行动如何引发贸易争端。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为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将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记者9日获悉,国家能源局将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包括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升级能源消费方式等举措。
美国福布斯网站近期报道称,虽然不能预测2021年能源行业会如何发展,但可以预测推动能源市场发生根本转变的五大趋势:清洁能源股表现出色;化石燃料逐渐 “失宠”;绿色债券市场规模扩大;各国政府承诺致力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驱动企业购电协议发展。
泰国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全球能源协同公司(GPSC)预计,得益于泰国电力需求增长4%,该公司2021年业绩将有所提高。
全省装机容量清洁能源占比过半、每两度电中约一度电为清洁能源发电、清洁能源利用率达100%——记者2日从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十三五”期间,福建大力实施能源供给侧清洁替代和消费侧电能替代,清洁能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发展的“一带一路”,也是绿色的“一带一路”。中国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与相关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发展目标。
记者从5日举行的浙江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浙江将扩大清洁能源消费,加快电动汽车推广使用,计划至2025年,建成智能公用充电桩达5万根左右,自用充电桩25万根以上。
显示 274 条中的 161 到 1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