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促贸 合作共赢”湖南—埃及企业线上对接交流会4月7日举行。活动分设中国湖南长沙与埃及开罗双会场,来自湖南和埃及的多家企业进行现场推介,并就技术合作、市场拓展等展开交流。双方企业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近日,“湘社兴湘”行业协会商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专题沙龙暨资源对接会在长沙成功举办。湖南省民政厅、湖南省商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以及28家省级行业协会商会近40名负责人参加活动。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主展馆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将举办中非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合作成果展,并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传统医药、跨境电商、现代农机、工程机械等领域设置专题展区。
由长沙海关推出的创新举措“非洲输华食品准入预评估制度”近日获海关总署备案,并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正式施行。该项举措将有效提升非洲国家输华食品准入评估质效和缩短准入评估周期,畅通非洲输华食品“绿色通道”。
2月14日,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高质量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助力湖南省依托先行区培育和引进对非经贸合作资源,努力构建中非经贸合作服务体系,打造地方对非经贸合作“国家队”。
2月11日,中国-非洲共建可持续未来投资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长沙成功举行,湖南杂技亮相中国-非洲共建可持续未来投资经贸合作交流会。
2月11日,中国—非洲共建可持续未来投资经贸合作交流会在长沙举行,20余家境内外商协会代表及400余名中非企业代表参会,旨在聚合政府、商协会、企业三方力量,深化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投资、经贸领域的合作。
12月26日,一列满载成品纸的列车在怀化海关监管下,从怀化西铁路货场鸣笛启程,沿西部陆海新通道东线南下到广西钦州港出口沙特阿拉伯达曼市。这趟班列的顺利离站,标志着怀化国际陆港2024年东盟班列成功发运1000列。
12月15日上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截至目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24年已运输起降航班20.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12.5%。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湖南打开了更广阔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积极加强外汇管理与服务,为湖南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10月31日,中非合作项目对接暨西非大通与天人建设、西非华声与创业中非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湖南作为内陆腹地的战略支撑作用,指导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质量,持续赋能湖南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为密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交流合作注入“湘”活力。
9月26日,一批重300千克的肯尼亚野生干海参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经长沙黄花机场海关现场查验并办理通关手续,于当天进入市场销售。这是肯尼亚野生水产品获得输华准入后,我国首次进口肯尼亚干海参产品。
9月26日,由“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贸促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湖南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湖南省律师协会主办。
9月7日,湖南-尼日尔经贸深度合作对接会湘-尼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签约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
由中国文旅部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天涯共此时·湘约中东”文艺演出活动9月3日晚在科威特艾哈迈迪省举行,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近年来,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个国家级平台,湖南与非洲的双向往来日益密切、合作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在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的夸莱郡希莫尼镇凌晨的薄雾中,当地渔民把渔网撒入大海,捕捞上的野生鳀鱼将就近送往中企建设的加工厂。穆罕默德·哈伦和同事们对这些渔获进行初加工后,合格的小鱼干将被送入冷库,经过30余天海上航行去往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加工。
显示 31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