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大关。截至目前,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24年已运输起降航班20.8万架次,货邮吞吐量1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8.1%、12.5%。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湖南打开了更广阔的对外开放格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湖南省分局积极加强外汇管理与服务,为湖南企业“走出去”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
10月31日,中非合作项目对接暨西非大通与天人建设、西非华声与创业中非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湖南作为内陆腹地的战略支撑作用,指导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以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提升技术性贸易措施服务质量,持续赋能湖南对外经贸高质量发展,为密切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交流合作注入“湘”活力。
9月26日,一批重300千克的肯尼亚野生干海参运抵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经长沙黄花机场海关现场查验并办理通关手续,于当天进入市场销售。这是肯尼亚野生水产品获得输华准入后,我国首次进口肯尼亚干海参产品。
9月26日,由“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贸促会、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管理委员会指导,湖南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湖南省律师协会主办。
9月7日,湖南-尼日尔经贸深度合作对接会湘-尼经贸深度合作联动功能区签约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
由中国文旅部主办、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科威特中国文化中心承办的“天涯共此时·湘约中东”文艺演出活动9月3日晚在科威特艾哈迈迪省举行,受到当地观众热烈欢迎。
近年来,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个国家级平台,湖南与非洲的双向往来日益密切、合作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非农业合作蓬勃开展,肯尼亚小鱼干、南非苹果、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等越来越多非洲产品在湖南走红,中非农业合作也从最初的农产品进口扩展到助力非洲农业产业链发展和产品附加值提升,帮助非洲实现收入收成双丰收。
在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的夸莱郡希莫尼镇凌晨的薄雾中,当地渔民把渔网撒入大海,捕捞上的野生鳀鱼将就近送往中企建设的加工厂。穆罕默德·哈伦和同事们对这些渔获进行初加工后,合格的小鱼干将被送入冷库,经过30余天海上航行去往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加工。
暑假期间,在位于长沙的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中非文化与经贸研学”活动受到欢迎。研学活动以学习非洲传统舞蹈、音乐、美术,利用VR技术沉浸式感受非洲风土人情等形式,加深青少年对非洲历史、文化的了解,增长见识、增进中非友谊。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像中国的电动汽车,还有时尚品牌,在非洲也越来越受欢迎。
湖南与非洲虽相隔万里,但随着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两地交往日益密切。
近年来,在中非命运共同体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引领下,来自中国的企业、医疗机构、公益组织等民间力量,在助力提升非洲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提振经济活跃度、加速绿色转型、改善医疗卫生管理、提升民生福祉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7月24日至26日,300多名中非嘉宾相聚湖南,在第七届中非民间论坛、第七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上,话友谊、谈合作,探讨为推动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7月25日,残疾人和妇女儿童事务合作论坛在长沙举行。中国残联副主席、理事长周长奎,湖南省副省长李建中,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李军,爱德基金会理事长丘仲辉,乌干达驻华大使奥利弗·沃内卡、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党中央委员古马兹出席。
7月25日,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次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主题为“中非之‘智’助中非之‘治’”,来自中非双方的媒体智库大咖围绕“开启中非媒体合作新篇章”“智库交流如何助力中非合作”等话题展开思想激荡。
7月2日,湖南首期对非经贸合作圆桌会在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成功举办。
7月2日,湖南首期对非经贸合作圆桌会在长沙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举办。旨在解决企业对非经贸合作诉求,找准对非经贸合作中的问题症结、探求解决方案、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湖南对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显示 327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