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验丰富的澳大利亚华裔商人说,如果你想知道中国经济的反弹速度以及中国经济将如何提振澳大利亚经济,抬头看看天空就知道了。尤其要关注两国间航班数量有没有增加,特别是来自中国金融重镇上海的东航航班。
摩根大通称,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结束或令澳大利亚经济受益匪浅。其首席投资策略师Tom Kenned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中国转向重新开放,将对澳大利亚经济产生潜在影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澳大利亚贸易和投资带来了一场“完美风暴”。第一,疫情打断了许多全球价值链。第二,贸易保护主义激增。第三,澳大利亚陷入了与中国的贸易冲突。毫无疑问,澳大利亚面临着一个最为不利的外部经济环境。由于贸易和投资关系缺乏多样性,澳大利亚受到的外部影响会更加严重。
澳大利亚持续28年多的全球最长经济增长结束。澳大利亚统计局9月2日发布的二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为环比下降7%。尽管年内有望转为复苏,但与最大贸易对象国中国的摩擦加剧给未来蒙上了阴影。
尽管维多利亚州出现第二波疫情,但澳大利亚依旧正在顽强地在疫情中恢复经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许多痛苦,包括失业率升高、政府债务激增、全球经济发展前景黯淡等。尽管形势不佳,但澳大利亚依然有能力应对其面临的艰巨财政挑战。
早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澳大利亚的经济表现就已不佳——人均经济增速放缓,商业投资和生产率增长受到抑制——亟需调整政策,重振经济。自3月以来,疫情严重冲击全球经济体系,致这一体系出现了二战以来的最严重衰退,就业、生产能力遭受长期损害。因此,各国经济不可避免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复苏。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 Corporation)27日刊登了对11位经济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他们对2020年澳大利经济前景并不乐观,但同时认为澳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复杂的关税制度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澳大利亚需要承担高昂的行政成本以维持这个系统,而2017-2018年关税收入只有19亿美元。这表明,进口关税为澳大利亚政府提供了微小的收益,整个社会却要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秘鲁-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应被视为澳大利亚的一个里程碑。如今,澳大利亚越来越有能力从拉美国家作为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参与者出现的情况中受益。
特朗普征收关税,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升级,并非偏离自由贸易的第一步,但它们最具决定性。自由贸易无疑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福利。澳大利亚关税壁垒减少是该国经济不断增长逾25年的关键因素。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13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月份澳大利亚商业环境景气指数创出新高,上涨至21点,这是自1997年3月调查以来的最高点。
经济学家将低零售支出视为坏消息,这是因为他们希望消费者能支持由于竞争压力陷入困境的本地零售商。这是一种愚昧的经济思想。消费者无需支持特定行业的工作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消费者不应服务于生产者的利益。
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澳大利亚的人均GDP增长缓慢。同时,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的表现平平。经济表现糟糕的一个可能原因是该国质量不佳的法规不断扩散。
本文将介绍形成澳大利亚改革路径的经济和政治环境,详细分析财政改革的内容,从改革经验中汲取教训并反思所取得的成就将被扭转的风险。本文旨在提醒读者,来之不易的财政改革非常有益,放弃过去30年来为国家服务的政策十分莽撞。
由于原住民采购政策,私营部门与原住民企业的合作关系日益增长。这种关系是互利的,合资伙伴关系为小型原住民企业进入市场和发展技能提供了机会,非原住民合作伙伴则获得了竞争优势。
90%的澳大利亚人认为联邦政府有责任确保澳大利亚人对本国主要企业的控制。只有27%的人支持外国投资基础设施。事实上,在经济方面,外国投资填补了澳大利亚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距。
在与亚太其它贸易伙伴协商的自由贸易协定中,澳大利亚要求定期审查这些协定,扩大自由化承诺。但为了确保能享受到这些机会带来的全部好处,澳大利亚还必须定期审查国内的法律法规,以防监管过度损害澳大利亚经济的竞争力。
本文设想了由于不稳定的资本流动、风险管理和危机缓解设置的差距,导致一个主要的东盟经济体面临风险的情景,并设想澳大利亚因此面临的政策选择。通过具战略性和连贯性的方式同该地区国家进行交往,澳大利亚可帮忙减少外部风险。
澳大利亚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比其他发达经济体更加繁荣和公正,但近期出炉的数字对这一观点形成了挑战。这些数字不仅指出澳大利亚工资增长率急剧下降,还显示工资占国民收入的份额大幅下降、产量增长缓慢、就业不足程度高等问题。
从帮助特朗普入主白宫的民粹主义反抗中得出的一个教训是,人们不想要更多的再分配,他们想要更多的机会。工人阶级中的许多人正在拒绝左派的长期解决方案(更多的钱和更少的义务),而支持反方:即重新在辛勤工作和成功间建立联系。
显示 5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