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6日,中国(珠海、横琴、澳门)—巴西(圣保罗)经贸交流会在巴西圣保罗召开。
当地时间4月14日,巴西利亚与珠海两地以视频方式共同举办“中巴(珠海)经贸合作暨珠海-巴西直航航线开航仪式”。
当地时间15日,中国珠海-巴西圣保罗经贸交流会在圣保罗举办,双方共商经贸合作、加强政企沟通交流、共同讨论市场趋势、挖掘合作潜力。
1日零时起,“港车北上”正式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融合发展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珠海首个综合保税区——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5日正式封关运作。这个保税区将成为珠海市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4月19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通过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港澳办组织的竣工验收。
2日上午,吸引了百名珠海和澳门律师进驻的珠海市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当日,“珠海市法学会涉外法律研究与实践基地”和“珠澳(澳珠)劳动者法律服务中心”也在此揭牌。
11月30日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澳门劳工事务局签署《推动珠澳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框架协议书》。珠澳两地将电工、智能楼宇管理员、烹调师、保育师等工种作为首批技能培训认定工种,再扩展到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建筑等工种。
21日,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新闻发布会暨签约仪式在珠海举行。该展由承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珠海航展有限公司与德国通用航空展(AERO)联手打造,将于2023年11月23日至26日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办。目前,该展已启动展商报名与各项筹备工作。
30日,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顺利通过预验收,标志着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基础设施、监管和隔离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等方面达到《综合保税区基础和监管设施设置规范》要求,向正式验收及封关运作迈出了关键一步。
随着“轰”一声炮响,西环扩建隧道于15日全线精准贯通,标志着西环扩建隧道掘进取得里程碑式进展,为2023年实现通车创造有利条件。该隧道通车后,将极大方便沿广澳高速到横琴的游客进出长隆景区,并促进区域经济及民生发展。
24日,珠海市召开产业发展系列政策新闻发布会。据悉,在“十四五”时期,珠海将聚焦做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四大主导产业,做强智能家电、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三大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格局。预计到2025年,珠海市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万亿元。
11月27日,“同心粤港澳 携手大湾区”网络主题活动媒体一行来到珠海,探访珠海在推动大湾区科创融合成果转化上的优惠政策、基地建设和服务支持。
近年来,珠海市集成电路进出口贸易成绩亮眼,三年累计出口集成电路产品(含IC卡)5.98亿美元。而随着该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仅2020年就带动了珠海市小米、迈科等智能手机、数字机顶盒芯片应用等相关企业出口50亿美元,进口7亿美元。
据悉,珠海外商投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工作落地两年多,截至目前,珠海已落地16家试点企业,其中有5家为澳门企业发起设立。
7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跨境电商作业场运营方——港珠澳国际贸易(珠海)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表明,从去年7月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以来,该场站已运送逾2200万个跨境包裹,总货值逾59亿元人民币。
今年一季度,珠海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88.8亿元,同比增长43.4%;其中,出口445.2亿元,增长47.6%;进口343.6亿元,增长38.2%。
珠海高新区日前与华为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共同将珠海打造成为“全球智慧视觉创新示范城市”。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智慧视觉产业联盟也宣布成立,将在大湾区培养智慧视觉供应链、技术链、生产链的产业生态集群。
据水利部消息,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近日完成了2020—2021年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连续第17年保障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调度期间累计向澳门和珠海供水1.41亿立方米,其中向澳门供水3960万立方米。
在广东珠海,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将有专门渠道跟进解决。近日,珠海在全市启动“民生微实事”工程,首年安排3亿元资金,畅通民生福祉的“最后一公里”。
显示 7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