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21日就本国能源修订法案举行全民公投。公投结果显示,超过58%的瑞士民众支持新法案。这一结果为该国《2050能源战略》的正式实施扫除了障碍。
看看瑞士的干净程度~不吹不黑,取长补短!
瑞士联邦统计局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欧洲安全因素影响,2016年在瑞士酒店过夜的中国内地游客相较于2015年减少近25万人次,总计113万人次,但中国仍是瑞士第五大游客来源地。
虽然多数瑞士人承认需要进行税制改革,以避免本国被列入“避税天堂”黑名单,但12日公布的一项投票结果显示,59%的瑞士人反对政府提出的公司税制改革计划。
瑞士素有“品牌之国”的美誉,无论巧克力、奶酪还是手表、军刀,“瑞士制造”已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和对创新的孜孜以求成就了瑞士的“金字招牌”。除了极强的“工匠精神”,创新也是“瑞士制造”的成功基因。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最新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瑞士连续第六年名列榜首。瑞士不仅人均拥有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列,获诺贝尔科学奖的人均比例也远超其他国家。
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6日在国际移民组织理事会第107次会议一般性辩论中发言,阐述中国对当前国际移民问题的看法。
英国高等法院11月3日的一纸裁定让英国“脱欧”进程似乎又多了些变数,其震荡效应也日趋明显。在身处欧亚大陆这一端的人看来,瑞士是欧洲相对游离的一员,它富裕、超脱、小而灵活。然而“脱欧”带来的危机感,瑞士也未能幸免,欧洲特别是西欧精英层的焦虑溢于言表。
近期,瑞士议会放弃了引入针对外国移民限额的举措。为了能够持续进入欧盟内部市场,瑞士议会已经决定放松移民控制。但是,他们的选择没能解决双边关系的问题。目前双边关系不利于瑞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将越发如此。
瑞士联邦副主席兼环境、交通、能源和通信部长洛伊特哈德11日表示,中瑞两国应充分利用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双边自贸协定等深化合作,在环境保护领域互相学习促进,推动解决全球气候问题和各自绿色发展。不仅在贸易和经济领域,在清洁技术和环保领域,中瑞的合作也应该继续深化。
低碳城市合作项目是落实中瑞建立创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个具体步骤。中国-瑞士(上海)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建设,将以培育源泉、转化成果为重点,结合金山打造上海科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重要承载区的计划,紧密对接瑞士创新资源,建立一套“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建设一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
2015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全球贸易下滑的不利条件下,中瑞贸易实现逆势增长。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越来越快,在瑞中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企业对加强团结、开展交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经中国驻瑞士使馆倡议,瑞士中资企业协会应运而生。
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瑞士联邦主席约翰·施奈德·阿曼将于4月7日至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施奈德-阿曼日前在瑞士首都伯尔尼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他对中国经济的潜力和前景充满信心。
显示 25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