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日从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受青海门源里氏6.9级地震影响,兰新高铁部分区段仍中断运行,为保障旅客出行需求,该局加开兰州与嘉峪关、玉门等方向往返列车。
甘肃省商务厅日前与天津、山东、福建三地商务部门共同主办的“东西部协作消费帮扶 陇原百企年货大惠送”线上促销对接活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
据甘肃省工信厅统计,今年1月至11月,甘肃“三化”改造完成投资116.5亿元。其中,82个智能化项目完成投资35.1亿元。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中国甘肃海外仓27日在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揭牌成立。业内人士分析,“国际班列+海外仓”运营新模式,有助于促进国际班列“重去重回”稳定运营。
记者从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了解到,截至今年12月10日,甘肃新能源年发电量达408亿千瓦时,首次突破400亿大关,约占全省年发电量的26%,成为甘肃省电力保障系统中的一大主力。
2021年甘肃省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近日在甘肃省武威市举行,项目集中开工总规模达1285万千瓦,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将为甘肃戈壁、荒漠地区披绿添金。
18日12时许,满载50个集装箱货物的75039次中欧班列缓缓驶离武威南站,一路向西奔赴英国伦敦。这是甘肃省首列开行至英国伦敦的中欧班列。
甘肃省似一柄如意镶嵌在祖国西北,自古便是沟通西域、稳边固疆的战略要地。全省GDP不足1万亿元、人均GDP全国垫底的甘肃省,摆脱贫困束缚后没有歇脚喘气,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昂首阔步迈向更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甘肃借助中欧班列从东欧地区进口泥炭,在兰州新区初步建立泥炭加工产业链,但与国内巨大的泥炭需求相比,甘肃的产业规模仍然较小。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泥炭是打造绿色农业、再造健康土壤的高级绿色投入品,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应借助中欧班列等渠道,加快泥炭资源引进和战略储备并加快攻关深加工和推广应用。
近日,甘肃金控集团召开2023年度经营工作会,在总结去年成绩经验,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的同时,明确今年目标任务。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日益成熟,甘肃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优势持续凸显。
1月31日,由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经济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甘肃省特色优势产业招商线上推介会(德国、西班牙专场)”在甘肃兰州线上线下举行,旨在搭建企业间联系纽带和交流合作平台,推动甘肃特色资源优势与德国、西班牙市场优势、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与德国、西班牙产业互补,合作共赢。
甘肃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拓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强劲。近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披露称,2022年甘肃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全年全省进出口总值584.2亿元(人民币,下同),比上年增长18.8%。
随着中医药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接受,中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的甘肃,中医药产业如何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成为正在进行的甘肃两会热议话题,“粤港澳大湾区研发,甘肃产业化”被认为是破局措施之一。
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11个月,甘肃省外贸进出口总值542.3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出口值112.2亿元,同比增长31.5%;进口值430.1亿元,同比增长15.2%。
12月26日,以“甘味臻选·合作共赢”为主题的2022甘肃特色农产品国际推介洽谈会在庆阳市举办,印度尼西亚和尼泊尔分别设立分会场,集中宣传推介甘肃特色农产品,与国内外各界人士开展经贸交流与合作,推动甘肃省商贸主体加快恢复市场活力,助力“甘味”农产品走向世界各地。
从中国能建获悉,12月21日,中国能建在辽宁朝阳市、甘肃酒泉市的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压缩空气储能、风光氢储一体化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领域,总装机容量达2555兆瓦,总投资超200亿元。
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10个月,甘肃外贸进出口值494.1亿元,同比增长22.4%,增速排名全国第七。其中,出口值102.7亿元,同比增长39.8%;进口值391.4亿元,同比增长18.5%。10月当月,甘肃全省外贸进出口值33.1亿元,同比增长43.7%。
近日,产自甘肃河西走廊的13.9吨莴苣、菜豆、番茄、青椒种子经兰州海关所属酒泉海关查验合格,顺利出口意大利。同时,一批来自法国的集成电路也运抵天水。据统计,今年前10个月,甘肃省对欧盟国家进出口值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2%。
今年10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上线;11月,中蒙、中巴(基斯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框架协议先后签署……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加快实现互联互通,大幅提升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地处西北内陆腹地的甘肃也因此受益。
显示 515 条中的 181 到 20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