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敦煌)司法合作国际论坛26日在甘肃敦煌开幕。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强调,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院要大力弘扬丝路精神,进一步深化司法交流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协力应对挑战,为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第六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22日晚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拉开帷幕。来自国内外的知名纪录片制作人和导演、学者将围绕“共享‘一带一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展开交流。
9月19日,以“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为主题的2017“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在甘肃敦煌开幕,这也是由人民日报社连续举办的第四届“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12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300余家中外媒体齐聚一堂,共绘丝路新画卷。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7年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出口皇冠梨、渭源县出口中药材、礼县出口大黄3个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作为2017年新增示范区榜上有名。
9月底前,甘肃省中新南向通道首发班列有望顺利开行,统筹推进班列常态化运行。这是记者日前从省商务厅获悉的。
“长江”与“黄河”手握手,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共发展。8月2日上午,省文化产业发展集团与上海东方网、上海马赛资本战略合作暨甘肃东方丝路文化股权投资基金设立签约仪式在兰州举行。这是我省引入外部资本的第一个文化产业基金,将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十三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9日下午闭幕,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开放窗口,本届兰洽会突出“一带一路”主题,国际化水平提升,开展了多项“一带一路”经贸交流活动。
7月6日,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兰州,第二十三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36国宾客,以“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合作共赢”为主题,畅谈经贸合作。
以色列16家农业与水科技企业29日来到兰州,与150余家甘肃企事业单位进行面对面交流,围绕农业与节水开展“旱旱合作”。
五月下旬,在甘肃河西走廊最西端的敦煌,旅游旺季开启。敦煌市旅游局局长贺雁鸿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丝绸之路”旅游热度逐年升温,丝路重镇敦煌的感受尤为明显。统计显示,2016年,敦煌的游客接待量超过了800万人次,这是五年前的4倍。
甘肃的丝绸之路,随处都是融合与发展的故事。在黄河古城兰州人们的一天,从一碗牛肉面开始。汉族农民耕种小麦,制成劲道的面条,藏族牧民饲养牦牛,切成软糯的肉片,蒙古族驼工自阿拉善运来了蒙盐提鲜,西域胡人带来了胡椒、茴香入味。一碗牛肉面,也讲究融合。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前行,便会发现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还有承载了丝路千年文明的——莫高窟。作为丝绸之路东段的核心枢纽,敦煌,千百年间商贾往来,交流频繁。汇聚、吸纳、扬弃、放射,多元的文明在此荟萃交融。甘肃的丝绸之路,随处都是融合与发展的故事。当西出阳关不再伤感,黄金走廊已与世界互联。你好,甘肃。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近日公布的三年来进口刹车片抽样检验结果显示,35个批次的原装进口刹车片中有18个批次不合格。
在甘肃外贸进出口下降的情况下,甘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却逆势上扬,贸易额突破百亿元,占甘肃进出口总额的近四分之一。
在今年甘肃省两会上,有香港籍政协委员建议,地处丝绸之路黄金通道的甘肃省等西部地区可借力香港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据了解,甘肃省公航旅集团与中国银行共同发起设立基金 100 亿元,以股权形式投资于甘肃省公航旅集团及其下属关联企业,置换省公航旅集团存量融资,实现债权转股权,优化省公航旅集团财务结构,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此次合作预计降低公航旅集团资产负债率2%。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甘肃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10月底,甘肃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实现贸易额88.8亿元,同比增长25.4%,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23.7%。
21日上午,兰州海关工作人员打开停放在兰州新区北站物流园货运场的一个集装箱,仔细查验货物、登记入册。几天后,由此出发的“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将穿越甘肃、新疆、中亚和俄罗斯,直抵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古代丝绸之路的兴盛,如今在铁轨上以另一种方式呈现。
负责“兰州号”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营的中国外运甘肃公司21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发送和返回93列,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行,有力助推了甘肃对外贸易合作。中国外运甘肃公司班列运营部经理许利明当天对记者表示,“兰州号”中欧、中亚班列正在推动甘肃的招商引资,促进甘肃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进出口贸易。
10月10日,以全国政协常委刘汉铨为团长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考察团抵达敦煌,将开始为期一周的文化考察活动。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杨衍银、楼志豪一同参加考察。本次考察的主题是:丝绸之路黄金段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42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考察活动。本报亦是首次受邀参加全国政协港澳委员内地考察团的随访。
作为丝路上的“石窟艺术之乡”,甘肃拥有大小石窟205处。其中,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名列“中国四大石窟”。目前,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已为世界文化遗产,北石窟寺也被列入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在管理体制上,这4处石窟分别由敦煌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炳灵寺文物保护研究所、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管理。它们都是甘肃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的直属单位。
显示 570 条中的 541 到 5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